马云:创业者要善于打造死循环,然后偷偷摸摸赚钱
谈循环(1)
先来看2个小故事:
一个工薪阶层对马云说:“我真佩服你能熬过那么多难熬的日子,要换我早疯了”
马云回答说:“熬那些很苦的日子一点都不难,因为我知道它总有一天会变好。相反,我更佩服的是你,明知生活一层不变,还坚持几十年照样过。换成我,早疯了!”
故事二:(来源知乎)
说以前有一条恶龙,经常到村庄掠夺财富,弄得鸡犬不宁。后来,村庄选出了最出色的英雄去跟恶龙搏斗,但无人生还。直到某一天,又一个英雄出发斩杀恶龙时,村里有个好奇的人就悄悄尾随,想探个究竟。
英雄找到恶龙的洞穴,巧妙的用剑刺死了恶龙,然后又在洞中发现了收藏的金银珠宝,于是贪恋心起,不肯离去。这时,死去恶龙的灵魂重新钻进英雄的身体,慢慢的英雄身体长出鳞片、尾巴和触角,最终变成新的恶龙。
那个尾随的村民把所见所闻告诉了大家,同时告诫大家不要再受财富的诱惑而堕落。自从揭开这个真相后,村民们把尾随者称呼为“导师”,并在他的带领下,齐心协力打败了恶龙。而且这次再没有人起异心,村庄从此和平的几十年。
某天,“导师”因年岁渐高去世,那些年少一代的年轻人重新贪恋起山洞里的财富,因为他们并不相信“导师”所说,于是他们囚禁了导师的亲人和朋友,并结伙搬去了龙穴居住。
很快,他们的身上开始长满怪异的鳞片和触角,变成曾经的恶龙,于是故事又回到了当初。恶龙因贪得无厌而去村庄掠夺,村庄又选出勇士来斩杀恶龙,但勇士经不住诱惑,变成新的恶龙,直到有人再次发现秘密。
这样写下去,故事是无限循环的,好像既没有开头也不会有结局。
马云的玩笑和恶龙的故事表面上看没有任何关联,但在本质里却揭示了“循环”这个潜藏的现象。其实在我们的生活当中,这样的死循环很多,例如A毕业于一所普通的大学,然后在一家普通的公司做最底层的工作,每月的工资只有四千块,不上也不下,这时候A会感到焦虑和压力,因为随着年岁的增长,有很多的社会责任需要他慢慢担当起来,如婚姻、家庭、子女的教育等等。
但A本身的能力不够,目前他只能得到这么一份四千元月薪的工作,想跳槽,下一份工作或许比四千还低,行不通;那么往上爬呢,要么他不够资格,要么公司规模只有这么大,没有晋升空间,那么就只能让他屈居现有的位置。
这算不算是生活中的死循环?也许有人会说,只要A足够努力就能跳出这种生活,但真的如此容易吗?我们都知道这个道理,但执行起来呢?
死循环之所以走不通,不是因为大部分人不够聪明努力,而是他看不透”无形意志“在背后的控制。要是每个明白道理的人就能轻易获得人生自由,那么大众就不会这么崇拜和迷恋马云、王健林了。
以前有句很话这么说的:很多人25岁就死亡了,但是直到75岁才埋葬。这里面包含的意思其实也就是生活是无限循环的。
普通人明知打工的日子一层不变,但只有少数人跳出循环去创业。可同时我们把目光放长远些,如果普通人的生活是陷在”死循环“中,那创业者是不是也陷入了另一种”循环“当中,只是这两者的境界各有不同罢了?
再举个例子。
年轻人都酷爱旅游,都向往西藏的蓝天白云。可是我们是否有想过,为什么我们非要去西藏不可呢?究竟是谁在指引我去那儿,是电视里的精美画面,还是游客笔下的动人故事?
还有,我们都默认了蒙娜丽莎是世界名画,但我们是否有想过,当蒙娜丽莎被选中为名画的那时候起,它就已经成为了谜团。人们探究蒙娜丽莎的微笑,就连最出色的学者都在里边绕圈子。但人们越是探究,就越是得不出结论。
无形的”指引意志“把人带到了循环的入口,然后我们就都陷入了永无止尽的循环当中。人们困惑于生活中的各种循环,妄图跳出生活的羁绊解脱自我,于是开始寻找各种各样的方式解救,但在跳出其中一个之后,却又在不知不觉间跌入了另一个循环当中。
如果我拿去西藏旅游的案例跟前文的恶龙对应起来,一个接一个的旅游爱好者被吸引到西藏去,然后他们的传播又带动了更多的人前往,可要是某一天,突然某个人在公众面前揭示了西藏不为人知的丑陋一面,然后大家纷纷逃离。
可是再等到几十年后,下一批未被意志影响的年轻人经不住诱惑,重新踏上西藏之路,再次发现西藏的美,于是传播开来,到那时候又会有一大波跟风者前往,循环也就自此开启了。
在循环开启的初期,是指引意志的不断叠加、重复、扩大和强加,以致最后的全民疯狂。可又是谁在指引我们跌入生活的循环圈,我们究竟是受困于生活,还是受困于社会呢?
好啦,由于本文是意志循环第一篇,仅作为引子,希望能带给大家一些思考。
接下来的几篇文章,我都将围绕“意志循环”来阐述个人观点。我个人认为,人类的一切社会活动都在遵循“意志象征—指引—循环—社会圈—平衡(稳定)“这条主线行进。下篇继续,希望大家留言探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