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网

用科幻重塑未来,探索多种可能性

发布时间:2018-10-31 18:14:56 来源:中国科技网 责任编辑:caobo

用科幻重塑未来,探索多种可能性

1818年,玛丽·雪莱在维多利亚时期现实主义文学的浪潮中,给世界介绍了一位名叫弗兰肯斯坦的科学家:为了追求生物知识,他把来自停尸房和墓地的尸体拼凑成一个高大的怪物,在电闪雷鸣的夜晚唤醒了第一个“人造生命”。

《弗兰肯斯坦》作为科幻文学的“开山之作”,其中的生物学知识在今天看来有诸多不合理之处,但其中关于伦理道德和人类情感的讨论,以及对科学本身的探索和追求,奠定了这种类型文学在接下来的两个世纪中的发展基调。

1923年,前苏联著名科幻作家叶甫根尼·扎米亚京创造了Научная фантастика一词,即科学幻想,正式给“科幻”定了名。先进的科学技术、宏大的世界图景,以及对人性和人类命运的思考,使之成为了最引人注意,也最能展现现代人信仰的文学。这一理念在50年代美国科幻小说由“黄金时代”向“新浪潮”转型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一方面,以制造业和建筑业为代表,美国经济得到了显著的增长;另一方面,冷战格局下军备竞赛逐渐展开,人们不再满足于站在地面上仰望星空,而是开始了向宇宙空间的大胆探索。

中国科幻则从一开始,就有了一种责任感,文以载道,探讨中国面临的问题。20世纪初,鲁迅和梁启超把传教士引进的西方科幻翻译成中文,“导中国人群以进行,必自科学小说始。”(鲁迅 语)虽然各个时代的科幻小说在形式和内容上各有差异,但都与“真理性”、“科学知识”和“美好未来蓝图”紧密相连,同时,其中所包含和宣扬的“科学精神”、“科学世界观”,也在技术不断变革的时代中,不断地审视和拷问人的存在。

正如前国家科委主任宋健所说,“科幻,是培养一个民族科学精神的摇篮”,“一个国家科幻小说水平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它的科技水平”。从这个意义上看,科幻作家远不仅仅是“写故事的人”。借《三体》三部曲,刘慈欣构建了一个庞大而深邃的世界观,将对星空的终极理想融入古老民族的复兴,为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提前翻开了太空时代的篇章。

虽然刘慈欣认为,科幻文学形象不应被看作是对自然现象的解释,但其中所包含的真理之美和古典的浪漫想象,令刘慈欣和他的作品在当前发展和崛起的语境下,以更多的方式参与到科技发展进程中。

去年十月,刘慈欣被选为中国火星探测工程形象大使,与其他10位社会文化艺术名人一道,宣传推广中国火星探测工程全球征集活动。今年三月两会期间,新华社和未来事务管理局主办了“未来亲启”活动,邀请六位顶级科学家写下他们给未来的信,并请科幻作家刘慈欣、韩松等六位朗读者读给大家听。

在科研界,科幻也有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力。中国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主任刘彤杰曾多次组织科学家们看太空主题的科幻电影;“天宫二号”有效载荷运控中心副主任饶骏在2011年的一次跨界研讨会中,邀请了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科幻与创意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吴岩,对空间站的发展提出建议。年轻作者们还在不断探索世界的多种可能性,接过新文化运动和“五四”一代所扬起的“科学”和“民主”大旗,面向未来进行重塑。

科幻还在创造,不断提供新的观念和规则,代表了人真正要发展的方向,并为时代注入新的科学精神和人文主义观念。希望通过这个专栏,让更多的科学家、科技爱好者和读者了解科幻,并和我们一起,探索未知的疆域。

标签:

上一篇:第一页
下一篇:成都将建设“中国科幻城”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