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网

【世界新要闻】科技绘图中的缺陷何以阻碍创新发展

发布时间:2023-03-02 09:43:59 来源:科普时报 责任编辑:caobo


(资料图片)

仿楼璹版《耕织图》中的提花织布机插图

在中国公众心目中,那个著名的英国人李约瑟,几乎成了中国古代科技史的代言人;“李约瑟难题”(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曾长期比西方遥遥领先,为什么近代科学却没有在中国出现?)近几十年来更是引发了诸多求解和探讨,甚而又爆出这究竟是不是个“伪问题”的争论。

十几年前,我在一次会议间隙与曾经担任过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所长的席泽宗院士聊及这个话题,听他发了句感慨:李约瑟以一部《中国科学技术史》赢得了巨大的国际声誉,客观上也促成了“我们自己人”对相关研究工作的重视。确实,后来陆续见有多部“我们自己人”写的中国古代科技史著作问世,尽管,它们皆非李著那样的鸿篇巨制。近日颇感意外的是,一部填补相关研究领域空白的《中国科技绘图史——从远古时期到十九世纪》,竟又是一位“老外”写的。

这是对中国科技绘图悠久发展史进行详尽研究的第一部专著。作者葛平德(Peter J. Golas,1937—2019),是美国著名的科技史学家。他专事研究中国传统社会经济和科技史,曾在丹佛大学讲授中国历史长达35年。书之前言,开篇即道:“在西方的思想认识和著述中,一度大量充斥着对中国科学技术成就的轻蔑之辞。现在,这种情况已经改变,人们普遍认识到,这些领域的成就正是中国人民及中华文明的丰功伟绩之一。在技术领域,受李约瑟及其卷帙浩繁的著作——《中国科学技术史》启发,超过两代人在学术上辛勤耕耘,充实了中国人的发明天赋和广泛的技术创新才能这一精彩篇章,这在20世纪中叶以前几乎难以想象。”

《中国科技绘图史》梳理了从汉代以前的铭文到宋元明清几代历史上的科技绘图的演变脉络,特别涉及《天工开物》《农书》《耕织图》等重要中国典籍中的科技绘图,探讨了画家们的绘画在农业、工业、建筑、天文、军事等领域中所揭示的技术变革。此外,通过与同时代的欧洲、日本、朝鲜相比较,剖析了中国科技绘图的特点及缺陷,进而推测古代中国的文化特质和社会发展。作者坦言,就此书写作目的而言,最重要的问题莫过于:中国人描绘技术的方法究竟如何影响了中国科技的整体发展?

葛平德的眼光是犀利的。在导论中他就提出了一个人们似乎从未认真思考过的问题: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人们如何描绘技术?他发现,在前现代时期的汉语中并没有“技术”这个词,因而也就没有“技术”这个概念。那些我们倾向于视为描绘“技术”的图像,只是一个更大的图像类别的组成部分,通常被中国人称为“图”。那些图会被视为承担传递广泛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载体,而这些知识与技能只有在具有某种“实际”用途的意义上才是“技术性”的。图的范畴极其广泛,而且没有任何整体性的“技术”概念,这就是为什么中国人虽然创作了大量的技术插图,却从未在任何基础上发展出“技术性图纸”这一特殊类别的概念。

而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相当多的学者认为,图像在我们的思维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比我们曾经认识到的要大得多。换句话说,视觉思维(即对图像的处理)往往和语言思维(即对文字的处理)一样重要,甚至更为重要。最初,对艺术心理学感兴趣的学者率先进行了这些研究。但从科技角度来看,情况也同样如此。中国科技插图几乎没有促进那种越来越精确的科技思维,而一旦机器达到一定的复杂程度,这种思维就能够促进科技的进步。

在葛平德看来,古代中国很大一部分的技术性图绘并不以传达技术信息为目的,或者说不以传达技术信息为主要目的。技术性题材的插图似乎从来没有成为分析现有机器功能的手段,更遑论发明新机器了;在传统时代,中国人也从未觉得有必要去尝试理解机器运行背后的理论基础。

因此,葛平德得出结论说:中国科技绘图中普遍存在的缺陷至少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科技创新。“似乎很清楚的是,至少在帝制晚期,中国人更喜欢把他们最好的思想投入到哲学、艺术以及其他美学和学术研究中,而相对忽视了科技。中国的科技插图见证了这一点。”

标签: 中国古代 技术信息 相关研究

上一篇:
下一篇: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