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网

旅行所到处 青春恰自来

发布时间:2022-05-21 08:35:46 来源:科普时报 责任编辑:caobo

1613年5月19日,26岁的徐霞客决定开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他从家乡浙江宁海出发,开始游历大山名川,足迹遍及如今的浙江、上海、陕西、河南、广东、湖北、云南、北京等19个省市,写下了60多万字、被称为明末社会百科全书的《徐霞客游记》。

400年多后,徐霞客出发的这个日子,被命名为“中国旅游日”。

视觉中国供

事实上,少年时期的徐霞客,就立下了“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的志向。早上还在碧海游览,晚上就转回到苍梧住宿,这种四处游历、增长见识的人生设想,又是何等的洒脱豪气。

纵观五千年中华文明史,这种游学传统始终绵延不绝。从孔子周游列国到司马迁壮游天下;从“诗仙”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到“游圣”徐霞客“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直至近代,康有为还大力提倡:吾国人不可不读中国书,不可不游外国地,以互证而两较之。

先贤们都在追慕并践行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千年文化传统,这也给后世的青少年树立了榜样。

旅行,教会青少年如何去发现美。一次美妙的旅行,慢下来、静下来、沉下来、松下来,既能从名山大川中领略到自然伟力,也能在历史天空下体会到文化魅力。

旅行,教会青少年如何去尊重与接纳。不做井底之蛙,看看外面的世界。每到一个陌生地域,学会尊重当地的风俗人情,理解并接纳与自己不同的人和事物。

旅行,教会青少年如何树立健康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旅行能够帮助青少年了解国情、增长见识、丰富阅历、陶冶情操,培养学生的独立动手、创造性思考的能力,为其全面发展提供了广阔舞台。

除了形而上的价值、情操、文化等方面的熏陶,即使从学业角度来看,旅行也教会青少年从无字处读书、在行走中学习。旅行可以打通“课本世界”和“现实世界”的隔阂,是“知行合一”精神的重要体现。

可以说,旅行是中小学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是连接学校课堂与广阔自然和社会的桥梁,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旅途中,青少年能从自然、社会和生产生活中充分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和提升能力,其突出亮点在于“旅行成为课堂,社会成为教材,世界成为老师”。

事实上,我们周边国家早已将旅行纳入到中小学生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1958年,日本就修订学校教育法施行规则,将“修学旅行”纳入小学、初中学习指导要领,并将其定位为“学校的例行活动”。日本各地教育部门每年出台年度修学旅行的实施细则,具体包括实施旅行的学年、旅行天数、行程长短、所需费用以及随行教师的人数等。上个世纪80年代,韩国全国就将“毕业旅行”设置为必修课,纳入学分管理体系,他们选择毕业旅行的地点也不仅限于国内。新加坡教育部要求所有公立学校都要定期带学生参加研学旅行,并且要求旅行与艺术、文化、科学、人格、体育和公民教育等课程相联系……

2016年,教育部、原国家旅游局等11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要求各地将研学旅行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强调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有力地推动了研学旅行的健康快速发展。

旅行所到处,青春恰自来。

400多年前,徐霞客从宁海出发,开启了一段“驰骛数万里,踯躅三十年”的旅程。那不仅是一段曼妙的旅程,也是一卷自我实现的人生。

今天的青少年们,即使不能像徐霞客走那么多地方,但只要保持着对“诗和远方”的向往,就会激发出对生活、对世界一份滚烫的热爱。这是旅行的一个重要意义,也是设立“中国旅游日”的应有之义。因为,旅行的普及总是与时代进步、精神丰富、人文繁茂紧密相连。

(作者系法治网研究院副秘书长)

标签: 青春恰自来 副秘书长

上一篇:
下一篇: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