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网

天天速看:看见图片背后的科学

发布时间:2022-08-17 09:54:33 来源:科普时报 责任编辑:caobo


(资料图)

俗话说,“眼见为实”,但是与此相对的还有一句“经目之事,犹恐未真;背后之言,岂能全信”。这两句话似乎建构了某种悖论,甚至会让我们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因为自相矛盾的时候也是难以抉择的时候。就拿眼睛这个器官来说,它也会让我们上当受骗,最明显例子可能就是魔术了,而且“人类的眼睛非常擅于观察那些没有真正图案存在的线条”,并且在想象力的推动之下臆想出来一些原本并不存在的画面,所以针对一个特定的图像而言,上述两句话可能意味着画面本身既是指导,也是误导,因为“人类的眼睛不论看向何处,只要看到图案,就会‘一厢情愿’地把它与邻近区域连接,并尽其所能将图案整合为笔直的线条”。

虽然眼睛可能会欺骗我们的大脑,但是在科普中,我们依然需要利用图像,有一个重要的法则就是“一图胜千言”。同时,如果科普过程中所采用的图像或画面具有某种艺术性,就更好了。毕竟好的科普不仅要有科学性,更需要有艺术性,通过艺术的手段来传播科学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今我们身处一个读图甚至可以说是读“频”的时代。要让科学成为大众文化的组成部分,并且通过科学文化的培育来塑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土壤,就有必要把科学与艺术结合起来,或者说借助艺术的手段来传播科学,把禁锢在方程式之中的科学之美传递给非科学专业的公众,进而实现“美美与共”。

《科学的画廊:图片里的科学史》就是要把科学之美传递给广大公众。该书遴选了科学领域一些标志性图片,比如安德里亚斯·塞拉利乌斯在1660年绘制的北半球及其星空、哥白尼的日心说模型、鹰状星云、宇宙历史的现代图片、阿波罗8号在月球上拍摄的地球升起画面、乔万尼·夏帕雷利1887年绘制的火星表面图、威尔逊·本特利的雪花图片、罗伯特·胡克1665年创作的跳蚤图片、莫比乌斯带、转动的蛇、爱因斯坦的脸、1933年的伦敦地铁线路图,等等。当然,这本书并不是一本“图片集”,因为在科普的过程中,图片往往是一种辅助,而非主角。又或者说,这本书是对“一图胜千言”这一理念的提升,它不仅仅解释了图片,而且更以图片为指引,娓娓道来与之相关的科学事件和科学发现,串联起了一张张图片前前后后的完整故事,还原了科学背景,展现了历史的纵深,同时也“活化”了与之相关的科学家的科研探索历程,进而引发人们对科学的好奇。

本书作者约翰·D.巴罗说:“它们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的科学史长卷。”在科学领域,“有些图影响了人们探索宇宙的步伐;有些图片有效地传达了现实的本质,并成为思维过程的一部分,如数字和字母;还有些图片同样影响深远,只不过我们对此太熟悉了,没有注意到它们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它们是科学词汇的一部分,被我们不假思索地使用着。”正因为如此,作者在这本书中以“图”为纲,以科学故事、科学事件、科学人物为目,进而实现了纲举目张。

当然,作者在围绕着图片的来龙去脉阐述科学故事、传播科学知识的同时,还在输出科学价值观,梳理科学方法和科学理性,弘扬科学精神等,而这也是当前的科普特别关注的重点。比如在《黑暗的正午》一文中,作者最后写道,“对于我们来说,难得一见的日全食是一场美妙绝伦的自然灯光秀:它提醒我们,人类的生存离不开月亮;它帮助我们,让我们了解最深奥的宇宙法则。”又比如在《图表专家》中,作者写道:“收集信息并不是科学,只是科学的前导。只有当人们开始寻找不同数据之间的关联时,科学才存在。”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正所谓,“简单之物,视之以道,解之以方,会让我们从新角度看待现实。你需要的仅仅是一幅图。”应该说,《科学的画廊:图片里的科学史》做到了这一点,它让我们透过一张图看到一个生动的科学故事,一个激动人心的科学发现,一群艰苦卓绝的科学家,一部波澜壮阔的科学史。

(作者系中国科普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

标签: 科学发现 科技创新

上一篇:
下一篇: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