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网

探寻宋词的中药之美

发布时间:2022-12-14 07:40:42 来源:科普时报 责任编辑:caobo


(资料图)

宋词与唐诗齐名,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宋代词人常常以物为载体,以物寄情、以物言志。词人吟咏的对象包括荠菜、桂花、桃花、芦苇、木芙蓉、菊花、茱萸等,而每一种“物”都有自己独特的中药药性。

“春入平原荠菜花,新耕雨后落群鸦。”白色的荠菜花开满田野,群鸦在春雨后新翻的土地里觅食。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用素描手法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乡野春色,“以乐景写哀”借景抒发自己事业无成、年龄徒增的惆怅。“三月初三,荠菜当灵丹。”荠菜除了是词人托物言志的对象,它还有养生保健的中药价值。中医学认为“春气者诸病在头”,很多人容易出现头痛、昏眩等。荠菜可降压、健胃消食、强筋健骨、明目养肝、润肺和中,有助于增强免疫功能。吃荠菜还能防止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在消化道中转化成致癌物质。

“天高气肃。正月色分明,秋容新沐。桂子初收,三十六宫都足。不辞散落人间去,怕群花、自嫌凡俗。向他秋晚,唤回春意,几曾幽独。”与辛弃疾同为豪放派词人的陈亮,用浪漫主义手法描写出盛开在秋月夜下的桂花“向他秋晚,唤回春意”的高洁心志,借花言志,深得咏物词之妙。桂花是中国历史最为悠久的传统食用花卉之一。它气味辛温无毒,归肺、脾、肾经,具有温肺化饮、散寒止痛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痰饮潮咳、肠风血痢、疝气腹痛、牙痛、口臭等。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女词人严蕊借“白白与红红”的一树花分二色的桃花,写出了虽身陷红尘但心志高洁的情怀。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果部》记载过此类红白桃花。桃花中有大量的营养物质,可扩张血管,疏通脉络,润泽肌肤,促进人体衰老的脂褐质素加快排泄,能有效地预防黄褐斑、雀斑、黑斑。孙思邈的《千金方》中记载:“以酒渍桃花服之,好颜色,治百病,三月三日收”。古人对“时令”很重视,这桃花偏就要农历三月初三的,认为这一天花开得正好。

“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二十年重过南楼,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天地间满眼荒芦、一溪寒水,萧疏的秋景同低落的心境交融在一起。这是豪放派词人刘过忧国忧时的名作。其实,芦叶的根还是一味中药。《玉楸药解》中记载:“芦根清降肺胃,消荡郁烦,生津止渴,除呕下食,治噎哕懊憹之证。”《本草蒙筌》中记载:“解酒毒退热除烦,止呕哕开胃下食,食鱼蟹中毒即劫,怀胎孕发热即驱。”

“暮霞照水,水边无数木芙蓉。晓来天露湿轻红。十里锦丝步障,日转影重重。向楚天空迥,人立西风。”这是赵昂的“应制词”,以赞美木芙蓉为主要内容,咏物的成分多于抒情。木芙蓉又称地芙蓉、木莲,也有“三醉芙蓉”的美称,随着花青素浓度的变化,一日可有白、粉、酡红三色。《本草从新》中记载:“其味辛平,性滑涎粘,有清肺凉血、散热止痛、消肿排脓,治一切痈疽肿毒的功效。”

“卖花担上,菊蕊金初破。说着重阳怎虚过。看画城,簇簇酒肆歌楼,奈没个、巧处安排着我。”豪放派词人戴复古,运用清新俚俗的语言,以素描的手法对酒肆风光加以描绘,借景抒情。菊花在“霜降之时,唯此草盛茂”,是我国名花,也是长寿名花。早在屈原笔下,就已有“夕餐秋菊之落英”之句,即服食菊花瓣。晋代葛洪在《抱朴子》中记河南南阳山中人家,因饮了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延年益寿的事。现在,菊花茶已成了普遍之品。《神农本草经百种录》记载:“菊花味苦平。主风,头眩肿痛,目欲脱,泪出,芳香上达,又得秋金之气,故能平肝风而益金水。皮肤死肌,清肺疏风。恶风湿痹。驱风散湿。久服,利血气,轻身、耐老延年。”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载:“菊能利五脉,调四肢,治头风热补。”

“对茱萸、一年一度,龙山今在何处?参军莫道无勋业,消得从容尊俎。君看取,便破帽飘零,也博名千古。”词人徐一初在词中借茱萸、黄花之物感时伤怀,受到历代关注。茱萸,分为吴茱萸、山茱萸、食茱萸。前二者入药,后者为药食二用。《日华子本草》有对吴茱萸的记载:“健脾,通关节,治霍乱泻痢,消痰,破症癖,逐风,治腹痛,肾气,脚气,水肿,下产后余血。”《本草衍义》称:“此物下气最速,肠虚人服之愈甚。”《本草纲目》中记载了提炼茱萸辣油的方法。

探寻宋词中的中药之美,可以让我们在经典词句中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让中华优秀文化沁润心灵。

(第一作者系四川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第二作者系四川省中医药健康服务学会中医康复保健产教融合分会会长,第三作者系中医药文化传承工作室秘书)

标签: 本草纲目 中医药文化 白白与红红

上一篇:
下一篇: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