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网

70多年来,这本科普书何以影响几代人

发布时间:2022-03-04 13:12:20 来源:新浪网 责任编辑:caobo

(插画作者:王若男)

编者按:

乔治·伽莫夫(George Gamow,1904一1968),俄裔美国核物理学家、宇宙学家,1904年3月4日出生于现乌克兰境内,以倡导宇宙起源于“大爆炸”的理论闻名。1946年,他的科普著作《从一到无穷大》问世,1978年,科学出版社引进了该书。当年正值高考恢复,据清华大学教授刘兵回忆,“当时即使对于像北大物理系这样的地方,可以让学生们自由地阅读的课外读物也少得可怜。也许是因为第一次读到优秀科普著作带来的兴奋感太强烈。至今,我仍然认为 《从一到无穷大》这本书是我所读过的最好的一本科普书。”

作为自然科学科普经典名著,《从一到无穷大》直接影响了众多科研和科普工作者,是历久弥新的自然科学入门读物。2018年,该书进入公版领域之后,更是掀起了一波出版热。但赛先生还是向读者推荐科学出版社的版本,译者暴永宁。今天是伽莫夫诞辰,赛先生重温《从一到无穷大》的初版序言,也欢迎读者在留言区分享你和这本书的故事。

《从一到无穷大》1946年初版序言

原子、恒星和星云是怎样构成的?

熵和基因又是什么东西?

究竟能不能使空间发生弯曲?

为什么火箭在飞行时会缩短?……

事实上,现在我们就是要在这本书里,循序渐进地讨论所有这些问题,以及其他许多同样有趣的事物。我写这本书的出发点,是想尽力收集现代科学中最有意义的事实和理论,并且按照宇宙呈现在今天科学家眼前的模样,从微观方面和宏观方面为读者们提供一幅宇宙的总的图景。

在执行这个广泛的计划时,我丝毫也不想从头至尾、仔仔细细地讨论各种问题,因为我知道,任何想这样做的意图都必定会把本书写成一套许多卷的百科全书。

但是与此同时,我选来进行讨论的各种课题却简单扼要地覆盖了基本科学知识的整个领域,不留下什么死角。由于书中的课题是根据其重要性和趣味性,而不是根据其简单性而选出来的,在介绍它们时就难免出现某些参差不齐的情况。因此,书中有些章节简单得连小孩也能读懂,而另一些章节却要多费点劲、集中精力去阅读才能完全理解。

不过我希望,就是那些还没有跨进科学大门的读者在阅读本书时也不会碰到太大的困难。大家将会注意到,本书最后讨论“宏观宇宙”那部分要比介绍“微观宇宙”的篇幅短得多。这主要是因为同宏观宇宙有关的许许多多问题,我已经在《太阳的生和死》和《地球自传》这两本书中仔细地讨论过了,如果在这里进一步详细讨论,就会因重复太多而让读者感到厌烦。因此在这一部分,或只限于一般地提一提行星、恒星和星云世界里的各种物理事实和事件,以及控制它们的物理规律,只有对那些因最近三五年科学知识的进展而放出新的光芒的问题,才进行比较详细的讨论。

按照这个原则,我特别注意下面两个方面的新进展:第一个是新近提出的,认为巨大的恒星爆发(即所谓“超新星”)是由物理学中已知为最小粒子(即所谓“中微子”)引起的观点;第二个是新的行星系形成理论,这个理论摒弃了过去被普遍接受的、认为各个行星之诞生是太阳与某个别的恒星相碰撞的结果的观点,从而重新确立了康德和拉普拉斯的几乎被人遗忘了的旧观点。我得感谢许多运用拓扑学变形法作画的画家和插图家,他们的作品给了我很大的启迪。并成为本书许多插图的基础。

我还想提一提我的青年朋友玛丽娜·冯·诺伊曼,她曾大言不惭地宣称说,在所有的问题上,她都比她那出名的父亲懂得更透彻。当然,数学是个例外,她说,在数学方面,她只能同她父亲打个平手。她读了本书某些章节的手稿后对我说,里面有许多东西是她过去无法理解的。

这本书,我原来是打算写给我那刚满12岁、一心想当个牛仔的儿子伊戈尔和他的同龄人看的,可是听了玛丽娜的话以后,我考虑再三,终于决定不再以孩子们为对象,而写成现在这个样子。因此,我要特别对她表示感谢。

伽莫夫,1946年12月1日

(本文选自《从一到无穷大》,经科学出版社授权发布,略作改动。赛先生书店有售。)

制版编辑|-小圭月

标签: 从一到无穷大 科学出版社

上一篇:
下一篇: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