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网

当前讯息:首届上海科技传播大会召开:新手段拓展新边界,融汇中西建“海派科普城市”

发布时间:2022-08-21 07:45:02 来源:新浪网 责任编辑:caobo

当科学家与公众发生心灵共振,将激发巨大的创新能量,这正是科普的使命与责任。今年的上海科技节,首次设立上海科技传播大会,以“创新·融合·传播”为主题,邀请学术大咖与科普明星同台话科普。

创新的激情,来自于触动灵魂的有趣、激发出探索未知的热情,扎根于每个人的心灵深处,最终融入到一座城市的精神品格之中。在昨天举行的首届上海科技传播大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汪品先提出,作为一座有着深厚科学传统的城市,上海应在科普领域建立起自己的流派,在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中,善于打破常规,形成“海派科普”。他说:“海派是个正能量的名字,代表着创新与融合。上海要做排头兵,为建设一座海派科普城市而奋斗。”


(资料图片)

科普的使命在于激发科学家与公众“心灵共振”

“小时候,从报纸、电台里看到听到的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卫星上天的故事,在我心中埋下了科学的种子。”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常务副校长丁奎岭以自己年少时的亲身经历,道出了科技传播对青少年的深刻影响。

事实上,科技大事件的传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少年投身科学。在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2010年之后招收的青年科研人员中,不少人都受到了2003年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成功返回地球这一伟大成就的感召,从而立志投身航天事业。

激情,在汪品先看来,是科技传播中“最关键的催化剂”。“当科学家走出象牙塔与公众发生心灵共振,所激发出的能量是十分巨大的。”他说,自己在同济大学开设“科学与文化”的公开课,整个教室都挤满了前来听课的学生,那种热忱令他感动。

如果一个学生的创新热情被激发,身上所迸发出的专注与投入以及不眠不休的探究精神,将给周围人带来极大震撼。复旦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吴坚说,有一次,学校组织在校高中生参加同济大学的建筑节,一道“用简单的铆钉、板材搭建一座建筑,并在里面住上一天”的题目,燃起了参赛队学生的无限激情,“甚至在小年夜的深夜11点,孩子们还在学校钻研更巧妙、更实用的搭建方案”。这种劲头完全不输给“头悬梁,锥刺股”的苦读,更胜于“躲在被窝里看武侠”的兴趣。

“科学家是习惯坐冷板凳的,甚至不希望别人看到自己的奋斗过程。”汪品先说,然而,这种对于未知的探索与好奇,一旦与公众形成共鸣,将为社会带来无穷无尽的创新激情,从而营造出良好的创新生态。

新媒体技术的兴起,给科技传播带来无限可能

新媒体技术的兴起,给科技传播带来了无限可能。“如果我儿时听说的那些故事发生在现在,会是怎样?”丁奎岭说,“可能影响改变我的不再是相逢不相识的播音员,而是更多走到我们面前的科学家,以及随时随地都可看到的微博、直播、短视频。”

在科技传播领域,上海正在不断尝试新手段,拓展新边界。大会现场,诺奖得主迈克尔·莱维特以全息投影的方式虚拟参会并发表演讲。“这颇具难度,不管怎样,这是一个传播沟通的范例。”莱维特带来了一个全新构想:建一座“虚拟全球实验室”,让身处不同时区、隶属于不同机构的科研人员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合作,最大程度地发挥全球多样性优势。

虚拟全球实验室的初步设想是在上海确定一个关键的物理地址,关注的重点无疑是青年科学家。“年轻的科学家必须独立,而非仅围绕资深科学家的想法开展科研。我们希望他们能独立发表研究论文,无须将为其提供指导的资深科学家作为共同作者。”他说。

利用全息投影虚拟参会的技术手段,令汪品先深感好奇。他说:“上海是一座具有科学传统的城市,东西方科学与文化在这里交融,创新始终镌刻在这座城市的基因里。”汪品先认为,融汇中西、敢于创新,正是“海派科普”的应有之义。

自媒体的兴起固然为科技传播带来了繁荣,然而不少披着科学外衣的“伪科学”也借此滋生,如何让科学走在谣言之前?中科院脑智卓越中心博士、B站科普UP主唐骋认为,要将科学知识变得轻松有趣,让公众乐于接受,“就好像稻田里的野草,光靠人工拔草是清除不掉的,只有让粮食长得更好,杂草才能无处扎根”。

作者: 许琦敏 沈湫莎

编辑:范菁

标签: 同济大学 中国科学院

上一篇:
下一篇: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