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网

前沿资讯!【健康科普】孩子“咬指甲”是咋回事?赶紧科普一下吧

发布时间:2022-09-11 18:46:30 来源:新浪网 责任编辑:caobo


(资料图)

咬甲癖俗称咬指甲,是反复出现啃咬指甲的习惯性行为,有的也会咬脚趾甲。可能与基因(遗传)、心理、后天习惯及家庭因素有关。是一种强迫性、甚至是无意识或难以意识的行为习惯,一般在紧张、压力、无聊或饥饿时出现。这种习惯一般起源于童年,青春期最为明显和严重,并且可延续至成年。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咬指甲的习惯往往会慢慢减少或者停止。

图据网络

咬指甲的程度轻重不一,一般只有指甲和周围皮肤的异常表现。可能出现指甲顶端凹凸不平,指甲与周围皮肤贴合不紧密,指甲周围的皮肤出血、倒刺或者疼痛。有的时候会引起整个指甲脱落或明显变形。严重的时候,可能会引起门牙细小裂缝、牙龈炎或牙龈脓肿。也可能出现多种的感染,细菌感染时表现为甲床炎或者甲沟炎,病毒感染时表现为甲周疣、甲下疣或者疱疹性瘭疽,真菌感染时表现为灰指甲。

咬甲癖患者还经常有心理上的一些表现,例如咬之前紧张不安感,咬之后的解脱感或愉悦感、羞耻、尴尬或内疚。咬指甲会破坏指甲外观,可能引起自卑、痛苦和社交功能受到损害。因此容易出现心理情绪波动,更需要来自家长和周围人的支持与鼓励。

咬甲癖目前没有有效的预防措施。咬指甲不少可以自行消退,因此轻微的或者不频繁的咬指甲也不会引起明显的负面影响,因此不用特别治疗。

图据网络

当孩子咬指甲时,责骂、取笑、惩罚和制止通常都没有效果。指甲上涂抹苦味物质、风油精、美甲等方法也通常没有效果,还可能增加焦虑感,入口的话有一定健康风险,因此也不提倡。阻挡口腔与指甲接触的屏障式干预措施有一定防护和提醒作用,比如手套、袜子、固定装置和牙合托等。其他可能有帮助的策略还有:经常将指甲修剪整齐、以嚼口香糖代替、让手做其他事,转移注意力。

一些药物也可以用于治疗部分咬甲癖,比较常用的是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它有一定的效果,并且安全性比较高。认知行为疗法对部分人群有效果,这其中包括了习惯逆转训练、渐进性肌肉放松和接纳承诺疗法等。目前用得比较普遍的是习惯逆转训练。另外,严重时候的治疗还必须注重减少或消除和咬指甲有关的情绪因素,比如焦虑和抑郁。如果合并有其他精神心理问题,也需要专业医生进行评估和处理。(通讯员/亓雪梅、高艳秋、王艺璇)

标签: 可能出现 没有效果

上一篇:
下一篇: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