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网

纽约时报主编的职业生涯折射出美国报业的风云变幻

发布时间:2019-05-18 12:34:38 来源:传媒狐 责任编辑:caobo

阅读以下文章,你可以看到:

10年前会问:“这是新素材吗?这是深度报道吗?报道角度是什么?”而今天,作为主编的我可能会问:“新闻报道的最佳方式是什么?”

在谈及技术带给传媒业变化时,巴奎特从主编的角度给出了一个自己的理解。

现年60岁的迪恩·巴奎特(Dean Baquet)是一名普利策奖获奖记者,曾在《洛杉矶时报》担任主编;2014年成为了《纽约时报》首位非裔美籍主编。

在1990年4月最初加入《纽约时报》的时候,巴奎特主要负责都市新闻;在为《纽约时报》工作了10年后,巴奎特又以执行主编的身份加入了《洛杉矶时报》,并于2005年正式担任该报主编。

但后来《洛杉矶时报》所属的论坛报业集团进行破产重组,收入锐减,急需节省开支。巴奎特因为公开反对编辑部裁员而被解雇。

2007年,他以华盛顿分部主编的身份重回《纽约时报》,并在2011年9月担任该报的执行主编。直至2014年5月升任主编。

巴奎特曲折的职业生涯折射出了美国报业的风云变幻。

作为记者出身的媒体人,巴奎特凭借优秀的新闻判断力和资深的阅历,荣膺西方主流媒体领袖《纽约时报》主编,但在这个媒体业遭逢技术冲击的时代,这个职位更多带来的是挑战。

川普给新闻报道带来哪些改变?如何适应数字时代?如何管理报社的年轻人?巴奎特正在给出自己的答案。

 

2

 

 

纽时首位非裔主编Dean Baquet

对于编辑来讲,两年意味着什么?

在互联网异军突起,美国报业陷入深度危机的今天,接管任何一家报社都是一个挑战,成为《纽约时报》的主编更是极大的考验。作为全美甚至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报纸,该报必须紧跟时代,快速适应全球出版业的模式更迭;并且要时刻绷紧神经,思考该用何种方式给自己续命;其他各国的出版社和编辑同行们也在观望,希望能从这里获取一些改革的经验。”

2014年5月,迪恩·巴奎特被正式任命为《纽约时报》新主编。而前任主编吉尔·阿布拉姆松(Jill·Abramson)却被免职,她的任期仅维持了2年半。更换主编的原因至今仍是个谜团。

巴奎特是全球资历最老的主编之一,曾在《洛杉矶时报》、《芝加哥论坛报》、以及他的家乡——新奥尔良的当地报纸《皮卡尤恩时报》任职过。2016年9月的一天,在巴奎特的办公室里,我们与他进行了轻松的交谈,探讨了如何报道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传统纸媒如何变革,视频领域的开拓,以及在《洛杉矶时报》担任主编时的一些心得。

目前,巴奎特所在的新闻编辑室有1300多名员工。收购和裁员每天都在上演,但在全球报业日益萧条的今天,这些都不再是什么大新闻。在同行们都忙着通过裁员来缩减成本时,《纽约时报》却不断引入数字化视频资源,来给自己“充电续命”。10年前的辉煌已经无法复制,而10年后的光景现在也无法知晓。

如今的《纽约时报》与6年前相比更加自信,但它能否在后印刷时代成功转型却一直饱受怀疑。从1851年创刊至今,《纽约时报》的记者们对高层的质疑就从来没有停止过。

为了迎合数字化阅读时代,《纽约时报》去年顺势推出了移动新闻客户端。内部数据显示,该报超过55%的数字化流量来自移动客户端的使用者。虽然其网络版订阅用户数在2016年迎来了上涨,但由于广告销售表现的疲软,网络版的整体营收表现也依旧低迷。

可见,在与移动客户端的角逐中,网页版新闻被远远甩在了后面。然而这些成绩只是一个序章,《纽约时报》CEO马克·汤普森(Mark·Thompson)在去年就定下了一个新目标——到2020年将在线营收翻番。现如今,在《纽约时报》每10美元的营收中,就有6美元来自网络版和纸质版新闻的订阅用户。可以说,在全球新闻业式微的今天,思考如何“粘”住这些读者显得尤为重要,巴奎特所倡导的战略编辑领导力势在必行。

《纽约时报》一直将“不出错”奉为准则。坚持每天报道150篇原创新闻,周末要增加到350篇。然而我们更关注的,是这些报社的商业模式以及读者的流动。而《纽约时报》不负众望,坚守住了新闻业的黄金准则,在数字化新闻的大环境中实现了商业转型。

今年美国报业还有一个大新闻。2013年因亏损严重,《华盛顿邮报》被母公司卖给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索斯(Jeff Bezos)。今年9月,贝索斯向《华盛顿邮报》的执行总编马蒂·巴伦(Marty·Baron),也是巴奎特多年的好友,提供了一些援助,帮助他们雇佣了100名新记者。在《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我们可以看到蕴藏在美国顶级报社间持续的较量。

在今年的美国大选中,《纽约时报》和其他的几家报社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质疑,主要针对它们争相报道特朗普的荒唐之举。媒体,长期以来作为政客们取之不尽的助燃剂,目前却已经成了特朗普的公敌,高居“特朗普主义”的“仇敌”之首——从“他们压根儿不好好写”到更严重的偏见指控。主持人史蒂芬·科尔伯特(Stephen·Colbert)在脱口秀节目《扣扣熊深夜秀》中,指出过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特普朗的荒唐之举。新闻评论节目主持人约翰·奥立弗(John Oliver)也愤怒地指出特朗普是美国的叛徒。而报社争先报道特朗普,只会变相地为特朗普增加选票,甚至影响政治进程。这些质疑的声音,让巴奎特开始认真思考新闻业者的职责,也在逐渐修正自己的报道议题。

在第一场电视辩论结束后,《纽约时报》派出了18名记者参与事实核查,巴奎特宣称要揭露特朗普的谎言。在最近的报道中,《纽约时报》透露,特朗普可能在过去近20年里从未缴纳联邦所得税(对不同性质的企业按照不同的税率征收利润税),并附上了2000字篇幅的解释文。

作为全球新闻机构中最受瞩目的一家,《纽约时报》的一举一动都有人解读。9月份,巴奎特刚刚进行了一场人事上的调整。他任命约瑟夫·卡恩(Joseph Kahn)为他的首任执行主编(managing editor),地位仅次于他。

特朗普时代到底给《纽约时报》的报道带来了什么?巴奎特为什么要设一位执行主编?以下是美国新闻业分析师肯·多科特(Ken·Doctor)与迪恩·巴奎特(Dean·Baquet)的访谈记录,讲述了这位新闻界元老在担任了《纽约时报》主编两年后,他的见闻与思考。

Q: 肯·多科特(Ken·Doctor)

A:迪恩·巴奎特(Dean·Baquet)

Q:《纽约时报》完成新一轮任命后曾表示,执行主编约瑟夫·卡恩(曾任《纽约时报》北京分社社长)上任后的主要职责,是打造一个可以适应未来数字化社会的新闻编辑室。接下来《纽约时报》会做出怎样的改变?

A:在过去三年里,我们取得了巨大的飞跃。这是一个在文化氛围和报道题材方面都很有特色的新闻编辑室。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要跑的更快才行。我们既要不断创新又要兼顾做出高质量的报道。但事实证明,在缺少援助的情况下,我无法做到两全。目前我们发展到了一个瓶颈期,在创新方面我们可能要慢下些脚步。

Q:您曾说过,现在需要耗费比两年前更多的时间,来思考如何成为一名战略决策者,或者说对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您任职期间遇到过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A:在追求创新的过程中,最困难的就是要兼顾两方面工作:既要谋求变革,又要做出有价值的报道。然而,并不是每一个新闻组织在变革期都需要在这两方面做得完美。

如何报道特朗普

Q:下面我们来谈一谈特朗普。我经常用iPhone截屏,来提醒我都浏览过哪些内容。一天夜里,我打开了《纽约时报》客户端的主页,发现上面竟然有5条关于特朗普的报道,这种集中式报道在大多数媒体中并不常见。不断制造新闻的特朗普给媒体界带来了哪些麻烦?

A:专栏作家Jim Rutenberg讨论过媒体人该如何报道特朗普。也许每个记者最初都会感到有些惊愕,然后开始思考该如何报道这样一个不断制造话题的家伙。不光是那些离谱的东西让人心烦,他说的内容也全都是错的。在我看来,特朗普在挑战我们的底线,他可能正在改变新闻业。在“快艇事件”发生时我担任《洛杉矶时报》的执行主编。当时的报社不知该如何报道这一事件。我无法在没有厘清事实的情况下,就说越战老兵们的指控是错的。

(快艇事件:2004年,克里获民主党提名为该党2004年美国总统竞选候选人。在竞选期间,由美国越战老兵组成的“快艇老兵说真相”组织推出连串广告,攻击他谎报越战经历。虽然克里回击广告不实,但对其支持度造成了很大影响。)

Q:作为记者,对于这类报道我也很纠结。

A:我们也一样。我想特朗普已经不会再让我们纠结了。事实已经很明朗,我们会对它进行事实核查,我们要用事实证明他满口胡言。

Q:在该报其他的一些报道中,我看出了这种情绪。也许特朗普也带给了您一些勇气。

A:带给我们勇气?

Q:没错,用勇气证明什么是才是真相。

A:从小布什和伊拉克战争中,就可以看出,新闻组织的一些报道是偏离事实的。新闻报道给读者传达这个世界的模样。如果读者没有认清事实,很容易被误导。普通民众更愿意相信政治家的话,然而这些消息总会有漏洞。伊拉克战争的经验告诉我们,当时的美国人坚信,政府机关不会就大规模伤杀性武器的问题说谎。

现在,特朗普跳进了我们的视野。他曾在一场辩论中发表过一些言论。福克斯新闻的女主播凯利(Megyn Kelly)就一些言论提问,他说:“那都不是真的。我从来没说过那样的话。”我们事实核查团队的成员就会去调查他的网站——这就像是条件反射——因为他习惯于撒谎,我们就“被迫”变成了这样。

Q:您还在新闻中发现过哪些报道不实的现象?

A:我在国外的新闻中会看到一些不实报道。最近美国就有一篇新闻,介绍纽约州州长安德鲁·库莫(Andrew·Cuomo)将花费1500万美元,在纽约的奥内达加建一个高科技电影制片厂。但这篇文章的第三段就透露了一个讯息:事实并不是那样的。

尝试视频新闻

Q:您是怎么发现这些不实报道的?您如何进行判断?

A:对我来说,这些靠的不是新闻判断力,只是出于记者的本能。现在有一些言论,预测现年64岁的苏尔伯格(Arthur Sulzberger)(纽约时报公司的董事长,他的家族从1896年以来一直拥有《纽约时报》。)的后继者,将从他的三个侄子中产生。我从各方面听取信息,会找出一些不同的看法,后来事实的形象逐渐在我心中成型,这绝不是一时间就形成了的。

一年前开始,我逐渐意识到有些东西不必太较真。大家可能都听过“金字塔原理”,它是一种重点突出、逻辑清晰、主次分明的逻辑思路和表达方式。老一辈的新闻业者告诉我,在五、六十年前,如果当天需要采写50条新闻,根本没有时间考虑语言的修辞和对仗,他们要做的只是用通俗的语言讲述事实。

Q:也就是说新闻“规模化生产”。

A:没错。我学生时代的专业是英国文学,从小就有一个文学梦。后来我成为了一名新闻业者,开始学习如何用不同于文学的方式写作。

Q:现如今,很多年轻人都开始用类似于规模化生产的方法创造新闻。就在昨天,我还和Fresco News的CEO交谈,他今年刚满21岁。他尝试向地方电视台提供新闻片段,还构建了视频分享平台。这位年轻的创始人John Meyer和我说,他们很庆幸能用到如此先进的设备,可以捕捉各种各样的镜头。那么,你们有没有考虑到,在未来开拓视频新闻领域呢?

A:我不能保证在每个领域都能用到这种技术,但我提倡做视频新闻。在刚开始担任执行主编时,我只是目光短浅地将它看成新生代事物,并没有考虑将它付诸实践。现在是时候考虑用视频新闻创收了。真不敢相信,《纽约时报》到现在还没有尝试视频新闻。

Q:这周有关于视频新闻制作的消息吗?

A:目前已经在制作中了。是特朗普对移民问题发表言论的一个视频集锦。我认为,视频新闻有巨大的创收可能性和新闻性。现在我们到了一个需要做决策的时刻,如果《纽约时报》东家苏兹伯格说:“我们一致认为视频新闻不会给我们带来一分的收益。”我绝对会跟他讲:“我们该考虑如何将视频新闻持续做下去。”

Q:那将是个巨大的改变。

A:我认为,视频新闻与传统新闻是不同的,它有极大的创收价值、新闻性和观众吸引力。可以想象,《纽约时报》前总编辑Arthur Gelb和他的团队在40、50年前,也经历了同样的思想“洗脑”。要知道,当时《纽约时报》最先跳出了传统题材的禁锢,立足于垂直内容,尝试了艺术、文化等其他方面的报道。我们要做好准备,迎接新鲜事物,努力让这些视频新闻保持优质,同时富有思想。

关于视频新闻,我和一些同事的观点不同。公共主编Liz Spayd对与Facebook Live(视频直播平台)合作并不看好,但我却力挺这个新鲜的尝试。

Alex MacCallum 是《纽约时报》视频部高级副总裁。他提出要和Facebook在视频方面展开合作。我很支持他的提议,不仅是看到了变现能力(Facebook支付给《纽约时报》费用,来获取视频资源),也可以教会员工们如何用另一种方式讲故事。早期所提倡的纯文字报道,现在看来难免有些落伍。我们这里聚集了很多年轻人,大家都愿意去尝试新内容。

Q:看来您真的转型成了一名管理者。

A:没错,一个领导者。更确切地说,是以领导者的身份来管理资源。

如何讲出好的故事

Q:两年前您正式担任《纽约时报》主编时,我曾和报社里的一些人交谈过。很多人都说,您是个优秀的主编,是个不错的领导。

A:他们说的比较中肯。

Q:看来您正在发起一场传统新闻业的革命。和您差不多年纪的大多数人,应该都排斥不断改变领导和管理方式。

A:没错。但是我愿意承认自己的知识盲区。在我初任《纽约时报》主编时,对很多事情我都一无所知。

要知道印刷业是一个不容许犯错误的行业,一个很小的印刷错误,最后会在上百万张报纸上显现出来。而电子化的东西就没有太多这方面的顾虑。我不是说电子新闻缺乏准确性,它只是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一些风险,我们应该认识到这种便利。

现在的年轻员工时常会迸发出有一些创造性的想法,这些新点子会让《纽约时报》更能跟上时代的变化。我不愿意用等级制度来限制他们发声。

Q:跟我们讲讲这些年轻人和老员工间的融合吧。您可能会向新员工这样介绍:“这里有着优良的传统,聘请了全国最优秀的资深记者和作家。”但在这个日异月殊、瞬息万变的电子信息化时代,吸引一批对电子科技敏感的年轻人,是必不可少的。那么,您对该报的资深化+年轻化的员工格局怎么看?您是怎么管理这个团队的?

A:新老员工的格局构建确实是最棘手的部分。这种特殊格局能给报社带来极大的回报。这些年轻记者往往会用不同的视角看世界,让人欣喜的是,他们的视角也和《纽约时报》的传统契合,他们对《纽约时报》的忠诚度和我们这一辈人类似,他们是《纽约时报》的拥趸者。说到这儿,可能有人会问,难道是我们这些管理者在控制这些年轻人的思想?

并不是这样。他们也有自己的信条,而且事实证明,有些思考方式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他们会思考报纸如何被读者阅读,新闻该如何被报道。相比我们这代人,他们对“How(如何)”的理解更深。如果是我的话,10年前会问:“这是新素材吗?这是深度报道吗?报道角度是什么?”

而今天,作为主编的我可能会问:“新闻报道的最佳方式是什么?”。对了,上个月我们做了一个短视频,汇总了特朗普在大选中的相关影像。你看过了吗?

Q:看过了。我觉得很好看,短短三分钟的视频让人印象很深刻。

A:虽然很吸引人,但那不是新闻报道的最好方式。

你刚才问我对新闻的判断力,举个例子可能比较好理解。2015年,《纽约时报》拍摄的记录西非埃博拉疫情的摄影报道,赢得了普利策“专题摄影奖”。有一天,我们在房间里回顾了这段影像,看到了镜头下疫区的惨状:一个男人抱着一个孩子,前往利比里亚首都蒙罗维亚的医院接受治疗,却没有空置的病房接纳他们。他们无能为力打算离开,孩子因为极度痛苦在地上打滚……看到这一幕,我默默地和自己说:“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一名出色的写手,但我用文字无法写出这些人的疾苦,影像弥补了文字的苍白无力。”

我之所以认可Facebook Live,是因为它提供给了年轻人一个思维发散的平台,让他们尝试创作新鲜事物。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新闻工作者,需要得到很多训练,我庆幸自己是一个传统的新闻业者。那些被养在华盛顿的“温室”里,没有在外跑新闻的记者们,可能要经历一段痛苦的时期了。成为主编前,我是一名记者,深知实践经验的积累对讲出好故事是多么重要。

人口流动给地方新闻报道带来危机

Q:几周前,HBO电视台主持人约翰·奥利弗在脱口秀节目中,播放了一段大卫·西蒙(曾在《巴尔的摩太阳报》担任专职罪案记者,后成为美剧《火线》的制片人),在美国国会上发表对美国新闻业看法的影像。他说:“美国各大地方城市,每天都有新事情发生。比如教育问题、健康问题、贪污腐败问题等。以前的报纸特别热衷于报道这些地方新闻,并且只有报纸在做这个事情。”在您看来,报纸以外的其他媒介对地方新闻的关注度下降了吗?美国人的地域意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A:我认为美国人的地域意识早在报纸衰落前就发生了改变。这应该始于美国的人口流动。我曾和《芝加哥论坛报》的前编辑 Jim Squires有过交谈。他说:“不要再指望城市里的每一位公民都热爱自己的家园。城市里不乏一些地域感不强的人……并且这只是个开端,美国的地区分化会更加明显。”

对于新闻业来讲,这也是最大的危机。《皮卡尤恩时报》、《克利夫兰诚报》和《迈阿密先驱报》再也无法和从前一样,报道过多与当地政府和经济相关的内容。要知道,它们在辉煌时期的员工数量是现在的3倍。

在《洛杉矶时报》工作的一些心得

Q:2000-2007年间,您曾担任《洛杉矶时报》的主编。据我所知,该报的影响力仅次于《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

A:他们确实做的很出色。《洛杉矶时报》的现任主编Davan Maharaj的管理方式很有趣。他们在做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情,并且做得很好。我坚持认为,他们热衷于把自己打造成一个纯粹的地区性报纸。

我从《洛杉矶时报》辞职后,有一天偶遇了Davan,我和他说:“《洛杉矶时报》是加利福尼亚州的地方报纸,它不能掌控美国华盛顿分部以及其他国家分部的报道内容。”现在的《洛杉矶时报》只是力求成为优质的地方报。它在报道加利福尼亚州方面是很在行,只是没有我任职时做得好。

Q:仅仅作为加州地方报,对它的发展是不利的。那您认为《洛杉矶时报》的未来发展在哪里?

A:我一直在想,《洛杉矶时报》可以尝试建立一个全国甚至全球记者的集中营,这样一来,加利福尼亚地方报的禁锢也被打破了。

Q:在转型时期,您认为《洛杉矶时报》的定位是什么?

A:在我看来,它还有能力继续保持作为美国为数不多的全国性报纸的地位,这种国家性不体现在发行量上,而是数字化。如果你了解杰夫·贝索斯(Jeff·Bezos)(亚马逊创始人兼CEO)收购了《华盛顿邮报》后做了哪些改变,那《洛杉矶时报》也做了类似的事情。在转型时期,它报道了一些关于移民、亚洲格局以及州议会等一些对美国至关重要的内容。后来《洛杉矶时报》陷入了危机,一部分责任在我,我没有尽到作为主编的责任。当然也有公司自己的问题,当时它只是想把自己打造成业界最强的数字化媒体。

作为记者、非裔美国人、父亲、丈夫的多重角色

Q:如果有三个关键词来总结你自己,是哪三个词?

A:需要按顺序排列吗?

Q:您可以随便打乱顺序。

A:首先,我是一个记者。记者这个职业改变了我的生活。我出生在新奥尔良一个贫困的家庭,几乎没有书可以看。我第一次坐飞机是去哥伦比亚大学报到。我只申请了哥伦比亚大学,因为我只想和最好的朋友读同一所大学,但他却没被录取。

我和我的妻子在一个新闻编辑室相遇。可以说记者这个职业真的改变了我的生活。我今年60岁了,环游了世界,也挑战过位高权重的人,现在坐在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新闻工作室里。我是个记者,从前是,今后也是。

其次,我是个非裔美国人。我对我成长的世界有深深的思考。这种思考让我对工作充满热忱。

那第三个身份,应该是父亲和丈夫吧,毕竟我也是个普通人。

标签: 纽约时报

上一篇:奇葩大会第二季预告 马东:节目全面整改
下一篇:吴京:《流浪地球》即使拍烂了 也比没人拍强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