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365

科普365

科幻电影是人机与艺术融合的智能系统

发布时间:2018-09-03 09:45:36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赵婉晴

  中国首届“蓝星球”科幻与电影高峰论坛由第十四届中国长春电影节组织委员会主办,以“穿越•连接•创造”为主题,将汇聚影视人、科幻作家、科学家以及科幻爱好者,进行一场学术、技术与艺术的思维碰撞,实现跨界交流、跨域分享。此次论坛上,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剑桥大学访问学者,人机交互、认知科学家刘伟发表了以“科幻电影是人机与艺术融合的智能系统”为题的演讲。以下根据刘伟发言实录整理,略有删节。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剑桥大学访问学者,人机交互、认知科学家刘伟

  《星际穿越》是人类历史上的科幻集大成者,没有之一,是最棒的科幻电影。这部电影非常踏实,和物理学联系得非常紧密。它和其他学科也有密切关联,我想问一个问题,为什么科幻在美国、在欧洲那么厉害?在中国那么不厉害?大家可以思考一下,我今天抛砖引玉给大家,做一个简单的思考汇报。

  我本人认为,在人类的发展历史当中,四大文明古国体现了人类发展的文明,其中欧洲继承了两个文明的本质性研究,是研究人和物之间的关系。科学和技术起源于欧洲,欧洲人和美国的欧洲后裔,是这些地区长盛不衰的历史渊源。美国有移民,所以美国不但继承了欧洲的科学精神,还融入了印度中东一带的神学,人和神之间的关系注入到了他们的文化里,中华文明的人和人之间的作用、人和环境的作用也融入了他们的文化里,所以美国好莱坞是科幻的发源地,而科幻的根在于四大文明古国。智能科学的发展也是起源于欧洲,智能技术发展于美国,而科学和技术不一样,1956年之后是技术,1956年之前是科学。

  电影正在改变我们的思考和生存方式,未来中国人一旦纳入了欧洲的先进文明,科学和技术进入到中国文明里,中国人会发生非常大的变化。现在新一代的创造力是恐怖的,科幻就是把想象和现实的碎片连接在一起,形成一种力量,或者形成一种情感性的爆发,这就是科幻。

  弗里德里希•威廉姆•约瑟夫•谢林说:“以有限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无限就是美”。把无限的东西用有限的方式表征出来,这就是智能。

  真正的智能起源于何处?

  巴佩奇是剑桥大学的,当时英国人要航海,他要做航海的计算,所以巴佩奇就用机械齿轮做出了计算机。但他不会编程,于是他请了一个女士,阿达,这个世界上第一个女程序员,来做这项工作。美国为了纪念这个程序员,第一个程序就命名为阿达程序。罗素有一个厉害的学生维特根斯坦, 2011年左右时,全世界的哲学家投票,第一名就是他,他对世界的影响非常大,他有一本著作叫做《逻辑哲学论》,中文只有74页,非常薄,有人看这本书看了十年都没看懂,但这本书对人工智能影响非常大。他说“世界是由事实构成的,而不是由事物构成的”。事实就是关系,事物就是属性。

  而计算机界的鼻祖图灵,虽然他英年早逝,但他的著作《视觉》,却是计算机的开山制作,非常棒。维特根斯坦的学生在疑惑于一个问题,即数学是发明,还是发现?维特根斯坦认为数学是发明,图灵认为数学是发现。

  剑桥大学的霍金、提出万物理论的霍金,他的物理学思想,包括黑洞方面的思想,在科普方面对大家的帮助非常大。

  我认为人机融合智能未来的发展趋势将是主动推荐、交互学习、高效容错、混合决策。所有的科幻如果不接地气,不和科学结合,这种科幻将是非常非常缥缈的,没有根基的。我建议以后好的科幻要请行内的人参与,科幻是科学+艺术,不是文学。

  理性的东西要创造一个新的事物、颠覆性的事物非常困难,而感性很容易做到,为什么?因为感性能够把表面上无关的事物相关起来,但理性非常难做到这一点。

  爱,如果没有爱的概念,人和机之间,人和世界之间就失去了所有的意义、价值、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