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365

科普365

汇聚全球资源,“海丝”核心区交出创新方案

发布时间:2018-06-27 09:23:43 来源:科技日报 责任编辑:admin

         第二看台  柯怀鸿 本报记者 谢开飞

  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福建迎来新使命。日前,该省印发《福建省开展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创新驱动发展试验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以国际化视野汇聚境内外科技资源,推动境内外科技成果在闽加速落地、转化,提升福建在全球价值链位置,支撑引领“海丝”核心区建设。

  沿着“一带一路”倡仪提出的战略方向,福建正吹响加速新时代创新驱动发展的号角。

  “创新方阵”加快崛起

  “科技型企业是现代产业体系的载体和技术创新的主体,特别是创新企业集群化正成为当今世界科技经济发展的重大趋势。”福建省科技厅厅长陈秋立说。此次《方案》也提出,建立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新机制,加快构建以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企业集群。

  在福建,一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福建省创新型企业,主动融入全球创新体系、逆势而上,正成为福建打造“创新雁形方阵”、引领产业加快转型升级的主角。如网红独角兽宁德时代打造由国家千人计划专家领衔的研发团队,携手美国、德国等科研机构合作解决一批行业关键难题;行业龙头企业安踏建设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省企业重点实验室,最新研发的双承、冰肤等产品成为企业增长的新动力……

  同时,近年来福建实施企业研发投入分段补助政策,除厦门市外,全省7个设区市首批共计431家企业获得预补助经费1.14亿元,经核算的企业研发投入总计达到81.4亿元;设立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专项资金,给予入库备案企业最高不超过200万元的奖补等。此次《方案》进一步提出,以创新为主引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新产业、掌握新技术、构筑新平台等,统筹优化区域创新布局,推进海丝核心区全面创新发展试验。

  打造科技成果转化特区

  《方案》提出,构建海丝协同创新网络,打造科技成果转化特区,拓展提升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6·18)、国家技术转移海峡中心的平台功能,加快建设多层次的技术(产权)交易市场体系,吸引境内外创新资源聚集。

  开展全方位的技术转移区域合作,是构建海丝创新互利合作共同体的关键抓手。作为全国LED行业唯一的国际创新园,福州国家半导体照明国际创新园从设想萌发到项目落地,演绎了福建国际技术转移工作的一段传奇。

  “5年前,通过省科技厅搭建的独联体技术转移福建站点对接,鸿博与白俄罗斯国立工业大学等签约共建福州国家半导体照明国际创新园。”鸿博光电负责人介绍,该创新园已落地福州国家高新区,拟建设研发片区、企业孵化器、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等,吸引以色列、俄罗斯等沿线国家企业入驻参与建设。

  “近年来,依托国家技术转移海峡中心这一重要平台,省科技厅创新以用为导向的产学研结合机制,引进国际技术转移协作网络福建站点、独联体技术转移福建站点等26家境内外入驻机构,集天下智慧而用之。”福建省科技厅副厅长游建胜介绍,海峡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以线上和线下相结合方式,为境内外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开展各类技术转移成果转化提供服务,形成“互联网+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新业态,在今年“6·18”期间推动一大批国内领先的重大技术项目成果在闽落地,科技支撑、引领经济发展作用凸显。

  建设30家闽台科技合作基地

  国内LED龙头产业立达信与台湾晶元光电合作,共建大陆首个海峡两岸光电照明产业联合研发中心;东南汽车与福建省汽车工业集团及台湾中华汽车合作共建东南汽车研究院,技术互补、成果共享……福建与台湾一水之隔,具有对台前沿枢纽的先天优势。此次《方案》也提出,鼓励两岸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业共同在闽设立研发机构等,共同解决两岸共同关注的重大科学和关键技术问题。

  “立达信擅长绿色照明产品,晶元光电专注于‘芯’,可谓是强强联合,实现优势互补。”福建省科技厅副厅长周世举说,该研发中心既借鉴了台湾在高技术产业化方面丰富的经验,也充分发挥了福建企业日益成熟的科研和生产配套能力。

  下一步,福建省科技厅在引进先进技术落地转化、合作研发等方面,将全方位加强闽台科技合作,加快建设30家闽台科技合作重要基地;推进泉州晋华集成电路存储器生产线、厦门联芯集成电路制造等一批闽台合作重大项目实施。

  陈秋立表示,将紧紧抓住国家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契机,坚持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同步发力,着力先行先试,加快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创新驱动发展试验,集全球创新资源为福建所用,推动海丝核心区建设取得更大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