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365

科普365

6核8代旗舰i9的普及

发布时间:2018-07-25 17:20:28 来源:中关村在线 责任编辑:飞起来

  Intel 在4月份发布了8代酷睿标压移动系列,代表着BGA封装的正统笔记本CPU进入了六核时代。之前AMD 和华硕、宏碁推出的R7 1800X\R7 2700X 八核 AMD CPU 都是直接移植自桌面平台的特殊产品,和蓝天、未来人类等之前推出的Intel 桌面CPU模具性质差不多。剔除掉这些不够主流的产品,8代移动酷睿中的i9 8950HK 算是最强的笔记本CPU了,不论单线程还是多线程都是如此。

  不过,苹果最近更新的i9 8950HK MacBook Pro却陷入了争议旋涡——降频和性能发挥失准不但将苹果迁入了阴云,也加剧了8代酷睿游戏本本来就存在的争议。移动i9 真的比i7 强吗?什么样的笔记本搭配Core i9 是合适的?我们今天就来简单聊一下这个问题。

没有8热管 拿头来压i9 8950HK?

  没有8热管 拿头来压i9 8950HK?

i9 8950HK 具体规格信息

  i9 8950HK 具体规格信息

  i9 8950HK 同i7 8850H\i7 8750H 一样都隶属于6核12线程45W标准电压CPU序列。i9-8950HK默认频率2.9GHz, 单核turbo 4.8GHz,四核睿频4.5GHz,全核满载4.3GHz。这个频率同桌面的i7 8700K基本对等,单核睿频还要高一些,性能空前强大。值得注意的是,此次8代标压CPU 的移动6核i7 均配备9MB 三级缓存,不锁倍频的i9 8950HK才拥有完整的12MB 容量。当然,这颗CPU的默认TDP 只有45W,在部分重型游戏本平台中,其默认长短睿频被放宽了很多限制。

  i9 8950HK 不论从命名还是定位上,都被视为是i7 7820HK、i7 4930MX的正统接班人。在今年春季以前,外媒已经先于官方披露过这款CPU,普遍认为他将成为新一代重型游戏本的象征。不过,从4月i9 8950HK 先后登陆戴尔XPS 15 和华硕Zenbook 15 以后,情况就朝着很诡异的方向发展了——家用娱乐本甚至轻薄本都开始搭载旗舰U,能发挥出性能么?

 苹果粉丝自黑 揭开了皇帝的新装?

  苹果粉丝自黑 揭开了皇帝的新装?

  直到最近两天,苹果的新MacBook Pro 15寸发布,果粉和苹果爱好者集中的媒体开始讨论这个话题,其问题性终于浮出了水面,获得了足够的大众影响力。好事者用经典的把电脑装进冰箱里的方式验证了这个问题的荒诞性——苹果虽然不是第一个这么做的,但是却率先在舆论中掉进了坑里。

  从重型游戏本分析真相

  摆在我们面前的有两重事实,其一是至少有三家厂家的15英寸轻薄(娱乐)笔记本模具使用了i9 8950HK ,一些营销文案和品牌粉丝对此也相当认可。如果算上一些传统轻薄游戏本的厂家,那么这个阵营的数字还会扩大。 其二是,在包括玩家国度枪神2、游匣G7、微星GT75、宏碁Helios 500、神舟T97等在内的中型到重型游戏本上, i9 8950HK 综合表现并不理想,性能(相对于频率近似的桌面型号)发挥和温度控制远逊于前代相近定位的i7 7820HK。

ROG 超神2 i9 8950HK测试温度功耗稳定性

  ROG 超神2 i9 8950HK测试温度功耗稳定性

  4公斤8到10热管的模具都难以完全镇压的CPU, 放到2公斤双热管的轻薄本上有什么意义呢?苹果等厂商真的有黑科技吗?答案显然是不可能的。

  就我们评测过得i9 8950HK 来说,我们可以有如下结论:

  一:不论什么级别又是哪家的模具平台,i9 8950HK 哪怕是大幅度降频后,在拷机时得温度也在90到100度之间,没有例外,全军覆没。

 宏碁Helios 500 的i9 热得很

  宏碁Helios 500 的i9 热得很

  二:在频率和性能发挥层面上,玩家国度的枪神2 是罕见地能够实现全核睿频基本维持Intel 规定4.3GHz的厂商,游戏时借助软件还能够接近4.6GHz。微星GT75 默认放开了功耗限制,在非AVX转码和拷机负载下,也能实现全核4.3GHz “不降频”的目标。但是,真正严苛负载下,所有的i9 8950HK 都仍然远不如i7 8700K,这两款4公斤级产品一个8热管、一个9热管,压制这颗CPU都还是非常吃力的。

游戏等高负载场合想要频率合格 那必须是重型砖头才有希望

  游戏等高负载场合想要频率合格 那必须是重型砖头才有希望

  宏碁Helios 500我们的评测还未完成,表现接应该不如上述两款(Cinebench R15 默认多核1127,相当于I7 8750H 的中上水平)。Alienware 17新款我们还没有拿到,但从散热物料硬指标来看也不容乐观。采用蓝天中端模具的T97、戴尔自有品牌的G7、技嘉或雷蛇的轻薄本或者其他中轻量级产品,都要面临降频和高温同时出现的窘境。就在最近我们还接触到了联想的i9 8950HK 游戏本工程样机,性能发挥也属一般。

GT75 放开了功耗限制 转码还是降频2.6GHz

  GT75 放开了功耗限制 转码还是降频2.6GHz

  三:当i9 8950HK 完全按照Intel 默认的PL1\PL2 功耗墙运行时(上述机型多数都有睿频规则的修改),她的性能和频率状况都和散热策略保守的i7 8750H、i7 8850H 差不多——上限卡在同样的45功耗数值上,不论你把他们的CPU 默认全核满载频率设置成3.9GHz、4.0GHz还是4.3GHz,实际能运行的频率都差不多。所不同的是,i9 8950HK 的基准频率设定的高些,一般情况下拷机频率会略高于另外两个兄弟。在这种比较尴尬的情况下,这三颗U 的平均性能都只能说相当于i7 5930K默认或者I7 7700K 小幅度超频的水平。

  我们见过i7 8750H 降频之后惨痛到连i7 7700HQ 的渲染成绩都不如的情况,所以我们相信外媒评论的i9 8950HK 苹果本视频剪辑比上代四核版本还慢的实例是完全可能出现的。

  说一说这个大坑有多深

  i9 8950HK 不应该出现吗?i9 8950HK 相比两个缩倍频的兄弟毫无购买价值吗? 显然不能这么说,如果我们给他配上重型旗舰游戏本模具,虽然压制起来很困难,但他还是能够发挥出可观的性能优势的。Intel 的笔记本产品并不是一直都能和桌面类似型号看起来差不太多的——只有i7 5700HQ、i7 6700HQ、i7 7700HQ 等少数几代产品很有这个底气这么说。在初代i7 以及i7 2000、3000时代笔记本平台弱得很,旗舰笔记本CPU降频降成狗的印象至今仍在一大批老鸟脑海里徘徊。

i9 CPU+GTX 1050 这个组合可能会很常见

  i9 CPU+GTX 1050 这个组合可能会很常见

  笔记本先天同桌面平台存在散热等方面的不利条件,只有在工艺制程和架构优势都非常有利的情况下才能缩小这部分差异。我们绝不能说Intel 出8代酷睿或者i9 8950HK 是个错误,只能说这代产品对笔记本厂商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但这与笔记本厂家把i9 8950HK 随随便便下放到15英寸甚至更小尺寸的轻薄定位模具中是两回事。相同制程、散热压力小很多的四核7代酷睿塞进14英寸轻薄本里表现一样很不怎么样(惠普Elitebook 1040G)。在一定技术条件下,小尺寸轻薄模具的散热瓶颈将会长期存在,这是基础的热力学规律和人类技术工程条件规定的。

2KG 15英寸仍然很苗条 承载不起这么尊贵的内芯

  2KG 15英寸仍然很苗条 承载不起这么尊贵的内芯

  把i9 8950HK 塞进轻薄本里面,和i7 8750H 不会有什么本质区别,象征性地在短促测试工具中多跑几分没有实际价值。甚至于,把I7 8750H 放到这样的模具里,很大程度上也是得不偿失的行为——厂商为购买CPU芯片付出了更大的成本,把更高的溢价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Cinebench R15 轻薄本i9 8950HK 估计要位列此图下端

  Cinebench R15 轻薄本i9 8950HK 估计要位列此图下端

  当然,把6核普及型i7 8750H 和4核普及型i7 7700HQ 一起扔进2KG 的小模具里,前者还是比后者强不少,如果有尺寸方面的强烈需求,这种浪费是可以接受的。但是更高级别的i9 8950HK 显然不适合这么做——那基本就是纯浪费价格换来“比格”的行径。

  最后,回答标题提出的问题。把i9 8950HK 下放到轻薄笔记本模具这种设计,坑了多数对PC产品缺乏足够了解、只信赖最贵型号的消费者

收藏文章
表情删除后不可恢复,是否删除
取消
确定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后...
评论内容为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按钮 内容不能为空!
立刻说两句吧! 查看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