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365

科普365

东罗村乡村田村建设新探索

发布时间:2018-04-12 10:17: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责任编辑:婷婷

 本报记者 钱建虎 顾日升

  春日,走进东罗,处处是生机。

  村口门楼,青青翠竹掩映。石材与古条砖相间的通道,带你走进村庄各个角落。

  桃红柳绿间,乡村建筑,粉墙黛瓦,错落有致。那一丛丛依水傍屋的金黄油菜花,更装点出一份独特的美,如诗,如画。站上临水平台、石拱小桥,平旺湖尽收眼底,“碧水东罗”画面纵情铺陈。

  关注东罗的人会发现,在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过程中,东罗每天都在变。用73岁的村民罗炳山的话说,边边角角都在修饰,村庄有了人气,越来越漂亮了。

  多方力量参与,乡村建设日新月异

  东罗,是兴化缸顾的一个村。省委、省政府去年启动特色田园乡村试点建设,东罗成为我市首批入选的试点村之一。

  怎么快速建设?怎样发展产业?引入社会资本成为关键一招,兴化市政府向社会资本抛出橄榄枝。东罗,这个不起眼小村子的建设规划,摆到万科有关负责人的案头。

  接下来发生的事是,兴化市政府与南京万科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政府+社会资本+村集体”三方合作,携手建设特色田园乡村。南京万科田园乡村工作负责人管欣坦陈目标:要以产业带动村民致富,扎扎实实地走出一条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可复制、可推广之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根据兴化市政府和南京万科达成的一致意见,兴化国资公司负责承担村内基础设施建设、老旧房屋征收拆迁部分的投资,万科负责承担农耕文化研学、乡村旅游、农产品经营、村内建筑、景观及部分公共载体的投资,双方还成立合资平台公司,专门负责东罗村的建设和运营。村民可以通过村集体以闲置生产资料入股,集约运营;村民从多方面获取资产性收益、劳动性收益和分红,并培育职业农民,真正带动村民致富。

  政府、社会资本和村集体多方共同参与,东罗村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日新月异。

  生活污水是造成村庄河道污染的主要源头,治理污水成为特色田园乡村建设首当其冲需要解决的问题。兴化市政府和万科首先聚焦污水处理工程。东罗村有456户、1516人,大小巷子有20多条,工作量不算小。在住建、城投、供电等相关部门配合下,仅花两个多月时间,就完成了该项工程。

  不到一年,村民服务中心建起来了,村民康健、娱乐不用跑远;村大礼堂修整一新,看电影、听淮剧,更方便了;村里有了自己的展览馆,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一一呈现,荡漾着乡情、勾起了乡愁……

  多方合力,历时7个月,村内基础设施及建筑项目基本完工。“兴化市政府给予了很大的支持。我们的团队长时间驻扎在村里,建设负责人姚俊祖籍泰州,对建设家乡特别有热情,他为了赶工期甚至一个月都没有回家,但看到村里一步步的变化,得到村民们的赞许,他心里由衷的自豪。”管欣说道。

  针灸式改造,延续乡村肌理文化

  对南京万科田园乡村工作负责人管欣而言,东罗建设项目不仅要求速度,更要重品质。“不搞大拆大建,能保留的尽量保留。”

  在东罗,万科采用针灸式改造方式,尽量保留原有的乡村肌理。万科在调研中发现,东罗村的村居建筑呈现的是“年轮式”特点,老庄台沿水布局,建筑多传统风格;新的居住区沿公路分布,建筑多现代风格。“我们不必刻意营造传统村落风貌,留下时代的印迹未尝不可。”管欣说。

  东罗村的改造主要针对老庄台破旧、危险房屋的改建。这里,许多老屋还使用旱厕,居住其中的多是老人,洗澡如厕很不方便。万科团队挨家挨户走访,帮他们建造整体卫浴设施。工程估算每个家庭需花费7000元左右,万科团队考虑可以现在东罗村开始改造试点,由万科和村民共同出资;做出成熟建设模式,可以向政府提供一些参考,方便后期在其他村庄的推广。

  东罗村文脉悠长,兴化独特的农耕文明在当地留下不少印记,这些丰厚的本土文化元素眼下正被精心挖掘。

  一进村,一座青砖小瓦的建筑很是别致,这是刚落成的“东罗秋实——兴化乡村发展展览馆”。“展览的内容架构由江苏省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包宗顺所长总体指导,布展负责人是我们团队的龙瑛,记得她那时带着小伙伴们在乡间四处搜集上世纪50年代的老照片、农耕工具、生活工具等用于展陈,甚至复原了过去的土夯茅草房。”说起展览馆,管欣娓娓道来。

  建于1953年的东罗大礼堂曾是当地“文化地标”,多年来早已破败不堪。去年底,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东罗大礼堂开展内外整修,墙砖用的是过去的红砖,大门上方的五角星、太阳光芒及三面红旗,都是原有格局。修缮后的东罗大礼堂在当下很快就派上了用场。兴化市宣传部送戏下乡献演淮剧大戏《福寿图》、播放电影《智取威虎山》,东罗村和周边村村民自编、自导、自演节目,吸引了老老少少的村民们前往观看,时常座无虚席。

  细节更能体现品质。村内的壁画、村民食堂墙壁上的白描,万科都特地请来南京艺术学院国画系、版画系的学生帮助完成。村口一棵大树要改造成一个小品,周边装饰用木料还是石料,都要仔细推敲一番。

  产业蝶变,传统农业“接二连三”

  如何让乡村振兴战略在基层落地生根,关键要解决好“产业兴旺”。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不仅要让村庄美起来,还要使产业发生蝶变,让传统农业 “接二连三”,让乡村发展动力永续。

  东罗村有座千垛果园,1000亩的范围内种植了草莓、葡萄和桃子等。往年园里的水果都要出去推销,在乡村旅游带动下,去年,水果不出园就被采摘完了。

  “菜花花期短,短暂热闹过后长时间陷于寂寞。发展特色旅游,一定要解决这种‘潮汐’现象。”这是缸顾乡乡长罗国瑞一直思考的问题。

  万科团队有一项计划,在东罗村设立“二十四节气”研学游项目,结合不同时令展示农业物候,让城里的孩子们了解并传承传统农业文化。东罗“二十四节气”研学游项目全部建成后,东罗将成为一个城乡对接融合的教育基地,一种生活体验式场景,一年四季都有看头。

  民宿是东罗村的一个新亮点。东罗临近千垛菜花景区,民宿建成后能有效提升周边的旅游配套服务。铺陈在村边的平旺湖,有座小岛,村民们称之葫芦岛。这里未来将建起24间民宿。从快要建成的一组民宿来看,基本利用的都是本地建筑材料,“希望能把泰州地区民居特点与现代的建筑技术做一个有机结合,给游客带来不一样的体验,也是对泰州地区民居建筑文化的总结和集成”,管欣说。

  万科在东罗做产业,更重要的是搭建平台载体,让乡村与城市更好地互动共融。

  “兴化特色农产品丰富,借助万科的客户资源平台,要让兴化的农产品进入万科的社区,让城里人享受产自乡村的好东西,也让农产品背后的农民们从中受益。”管欣的说法是,是打通农村与城市间壁垒的一项计划。据悉,由南京万科制定生产质量标准、统一打造的“八十八仓”品牌,已推出大麦若叶青汁、南粳9108大米等系列产品。

  据了解,万科希望能在兴化落地种养循环农业项目,集种植、养殖、屠宰、加工于一体,建立从田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如果能顺利落地,将以兴化为点向长三角辐射,为整个长三角地区提供中央厨房服务。以其中的养殖项目,计划采用全球领先的丹麦技术标准,同时与国内领先科研机构合作,比较彻底的解决养殖污染问题。

  人气积聚,村子里创业的多了起来

  老龄化、空心化是乡村的“发展之痛”,随着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的推进,如今,在东罗,这一状况正在改变。

  晏德贵几年前在村里开了一家超市,现在兼营饭店。从前,晏德贵一直鼓励儿子外出闯荡,他觉得,窝在东罗这样一个偏僻乡村里,没有多大出息。

  变化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去年7月,东罗被列为江苏省首批特色田园乡村试点村。

  春节过后,村民晏德贵唤回了在外地工作的儿子。“现在家中店铺里的生意太多,实在忙不过来。”晏德贵说。

  晏德贵真真切切地感到,村子一天天发生变化,最重要的是,超市、饭店里顾客多了。儿子回来,可以忙起来了。

  东罗村比邻千垛菜花景区,承接这里的人气,东罗新建了一条文化创意街区。街上,一栋悬挂着“老酒坊”店旗的民房格外引人注目。该民房一直闲置,万科改造成“老酒坊”,让在家里酿酒的村民马宝芹在此开店经营。

  马宝芹说,他从事酿酒已40多年,采用的是老工艺,酿的是高粱酒,尽管酒品质好,但一直卖不上价钱。现在,游客品尝了老酒,又看了墙壁上酿酒的连环画,便一个个忍不住掏钱购买了。马宝芹盘算着将家里的酿酒坊扩一扩,再雇上一两名小工。

  目前,东罗村有10户有特长的村民像马宝芹一样开了特色店。

  村子里的人气渐渐旺起来,村民们的口袋渐渐鼓起来。万科想的是,还要让村民的精神也“富”起来。春节前,万科和东罗村村委会一起在大礼堂组织的一场“让爱回家”的活动,让村民们印象深刻。活动中有一个叫“爱的抱抱”环节,让村里长期在外的年轻人拥抱父母。农村人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一开始大家都有些忸怩,到最后许多人笑了又哭了。“那一刻,对家庭观念、传统孝道,突然间就有了更深的感受。”村民罗保田说。

  “构筑精神家园,不是简单地建设建筑,人是建筑的灵魂。实施乡村振兴是要让人们有乡情乡愁的寄托。”管欣说。

  东罗村现有“村民公约”条文是禁令形式,内容都是“禁止什么、不得怎样”。万科向乡政府、村集体建议,可以借鉴良渚文化村村民公约的成功案例,以民主和自主代替强制和要求,多用“我乐意、我希望、我愿意”这样的表达方式,提高村民实际落实的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