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365

科普365

苏州探索实践政法平台深度建设和

发布时间:2018-05-28 17:56:19 来源:苏州日报报业集团 责任编辑:飞起来

  加快数字中国建设,就是要适应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以新发展创造新辉煌。

  以信息化驱动现代化政法工作也必须顺势而为,主动拥抱信息化建设大潮。近年来,苏州政法机关坚持“共建共享共治”理念,加大政法信息融合应用,努力提升政法智能化建设水平,借助科技智慧提高办案效率,保障公平正义,促进司法文明。在中央、省委政法委和苏州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由苏州市委政法委牵头推进,我市率先在全国建成覆盖市、县、所三级政法部门的跨部门业务协同办案平台。

  经过8年多的不懈努力,苏州突破了政法部门间的网络壁垒、数据孤岛的局面,在搭建跨部门大数据办案平台中,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实践。

  经过一期二期建设,目前平台已完成了九大模块102个功能的开发和灾备中心建设,全市政法部门平台跨部门网上业务协同办理刑事案件超过7.6万件,汇集了苏州政法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的“大数据”,为保障司法高效、公正和推进司法责任制改革提供了有力支撑。

  下一步,苏州政法平台的深度建设将紧紧围绕司法改革总目标,按照中央政法委、省委政法委的部署要求,融入和服务苏州“城市大脑”建设,实现苏州政法平台“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智”的新跨越,为司法体制改革贡献更多更新的“苏州智慧”。

  【提质增效】

  铺设跨部门协同办案“快车道” 普通刑案办案时间缩短了一半

  通过政法平台,全市政法机关实现了电子卷宗、法律文书等办案信息的及时、快速、全程网上流转共享,有效解决了长期困扰苏州政法系统的“案多人少”矛盾,大大提升了协同办案效率。

  “以前都是纸质卷宗,每个案子仅报送就要跑检察院,现在只要将卷宗扫描上传到平台,就完成了报送工作,大大节省了时间。”吴江区公安局法制大队民警王乙吉告诉记者,现在每个案件卷宗报送平均耗时3分钟左右,“这在以往不可想象”。在随后的办案阶段,案件信息实时同步关联到政法平台上,公安机关也不用到检察院就能完成案件的报捕、移送起诉,并可以及时收到检察机关盖有电子印章的决定书。在收到公安部门报送的信息后,检察官通过政法平台可以实现网上阅卷,避免了过去随身携带卷宗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2017年9月起,苏州检察机关全面推进刑事案件网上单轨制办案模式后,每名承办人都有一台双屏电脑,左屏是电子卷,承办人可将左屏内容快速复制,制作一份审查报告的时间从原来至少8个小时缩短到现在不到2小时。

  不止如此,政法平台的应用也改变了法官的工作方式。庭审过程中,法官通过“云柜系统”流转来的文档、图像、音视频等电子证据材料,可实现实时调取、同步显示、电子举证和质证。在合议庭中,刑事案件的证据信息可以及时被唤醒,并投放在各方屏幕,告别了现场翻阅查找纸质文书的繁琐。

  判决生效后,判决书、执行通知书、假释证明书等法律文书会在第一时间流转,司法行政部门可以及时获知社区服刑人员基本信息,提前做好接受管理工作,从而使判决到矫正之间的衔接更加顺畅,沟通更加及时,工作更加高效。

  政法平台把推进刑事案件全流程实时网上协同流转作为工作根基,以“大数据”手段建立统一高效的信息资源互通平台,所有刑事案件从立案、批捕、起诉到判决,全面衔接和应用政法各部门各自业务系统的办案节点状态,实现了刑事案件全程网上办理。普通刑事案件从公安移送审查起诉到法院审判判决,办案时间从2个月以上缩短到1个月左右。

  用科技引擎撬动政法工作创新发展的杠杆,苏州政法部门解决了一项项以前碰不得、多年未有进展的工作难题。通过政法平台深度建设和深度应用,初步实现了从传统的办案模式到运用信息化、智能化、单轨制办案新模式的转变。

  【深度应用】

  打造互通互联政法大数据库 繁杂孤立数据信息转化为现实战斗力

  从2013年4月平台运行以来,全市两级政法部门办理的所有刑事案件全部由平台流转办理,通过平台跨部门网上业务协同办理刑事案件累计超过24.7万件次,积累了大量详实的案件信息和法律文书、办案流程等数据,汇集成了苏州政法机关互通互联办理刑事案件的大数据库。

  面对海量信息,苏州政法部门从打破部门壁垒,实现共建共赢的角度,以平台积累的数据为基础,运用大数据技术,形成涵盖智能查询、智能报告、智能报表、可视图表、监控管理、相关性分析、犯罪态势研判、风险预警、辅助决策于一体的政法大数据分析研判功能。

  苏州市公安局直属分局90后民警陆体舒加入警队短短几年,如今已成长为办案骨干,办理过多起重大刑事案件。“能够积累到一定的办案经验,除了前辈的言传身教外,还有就是苏州政法信息综合管理平台为我们年轻民警提供了丰富扎实的学习素材。”每个刑事案件审理结束后,平台会自动收集案例,充实到已判案件查询系统,形成包括案件基本信息、公安查询情况、检察机关审查情况、法院判决情况在内的案例库。

  以不久前陆体舒参与办理的一起利用支付宝平台骗取财物的案件来说,这种案件类型比较新,在案件的具体定性上存在颇多争议,有些案件定诈骗罪,有些则定盗窃罪。陆体舒在平台上查询类似案件后,决定和检察官进一步讨论案件定性问题。

  “类似依托平台进行类案分析,是目前业务办案部门的工作常态”,苏州市检察院公诉二处处长王勇介绍,以上述案件为例,类案分析中发现问题后,检察院公诉团队利用平台数据进行分析总结,撰写了论文《在第三方支付平台下诈骗犯罪若干问题研究》,该论文获得2016年江苏省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一等奖。

  利用政法平台数据库进行深度应用,案例库中的个案经验可以转化为类案办理指引,更直观把握各政法机关对案件性质认定、证据审查和办案方式的不同之处,帮助查找自身不足,提升办案能力水平。大量繁杂孤立的数据信息通过对比、分析、研判后,还能转化为精准打击刑事犯罪和业务协同办案的现实战斗力。

  昆山市检察院副检察长宫为所介绍,该院在政法平台海量数据基础上延伸开发出了“犯罪综合分析软件”,通过软件分析数据整理,掌握刑事发案的规律和趋势,帮助相关部门及时发现社会治安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据此撰写的年度刑事犯罪实证分析报告、《各镇犯罪情况系统比较分析》等材料,对昆山市社会治安管理提出对策建议,推动相关部门召开工作会议、出台规范性文件,大大提升了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公正司法】

  无形“巡查岗”全程在线监督创新司法规范化监督管理模式政法平台案件协同办理实现了全流程留痕,各节点不可篡改,对所有刑事案件办理过程可直观展示和全面公开,有效防止了违反规定互借办案时间、送达文书不及时、时间倒签、纸质法律文书随意撤回修改等不规范现象,为政法部门开展内部自我监管、外部监督制约,提供了更直观、更有效的途径,进一步拓宽了监督渠道。

  “在政法平台上,就像有一支时刻都在开展执法监督的巡逻队,随时对我们的工作进行监督巡查,一旦出现问题,它就会提醒警示,让办案人员在工作中始终绷着一根弦,更加注重办案程序、办案细节,确保办案质量。”苏州市检察院副检察长薛国骏介绍,以往对办案质量的监督评估主要是以事后监督和书面监督为主,政法平台启用以后,就转变为事中监督、网上监督以及政法各部门之间的相互监督,逐步形成了以信息化为基础的司法规范化监督管理的新模式。

  全程在线、全程监督,各政法部门负责人还可以通过平台权限,随时查阅全部或部分刑事案件信息,及时发现一些数据异常的办案信息,最大限度发现“同案不同判”的问题,对司法办案进行个案和阶段性工作的督查、管理、指导和考评。其中,吴江区依托政法平台的电子卷宗功能,开发了全国政法系统首个网上案件评查系统,打破了线下评查受制于时间、空间和案卷唯一性、分散性的弊端,通过平台进行全流程评查和监督,一旦发现案件卷宗存在瑕疵,可以直接截屏下载并及时反馈。各政法机关还可以通过留言板等平台,对有异议的环节和问题,提出自身见解和工作意见,促使其他机关办案人员及时整改,提供了互相监督的渠道和平台。

  此外,政法平台延伸搭建了庭审的远程指挥系统,在办理重大疑难案件时,政法部门的负责人通过平台的同步传输,可在第一时间对庭审中的疑难问题给出建议和意见,从事后查摆问题、总结经验向全程帮助、即时指导转变。

  在“谁办案谁负责”的司法责任制要求下,政法平台为落实司法责任制提供了信息化保证,它通过严格规范的理念和全程留痕的设计,使司法人员被追究办案责任的概率大为减少,对促进司法公正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