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网

「榕哥烙科」第416期:骨传导耳机那么贵只能听个响?

发布时间:2022-04-16 16:20:01 来源:中国科学技术馆 责任编辑:caobo

榕哥以前也总讲,

人类的基因可是觉得

好吃懒做才是生存之道,

健身那肯定是逆天行事的。

所以无论是擼铁还是跑步,

能自带点背景音乐那都是极美的,

至少能缓解一点点无聊和痛苦嘛。

最近健身圈有个神器特别火,

那就是——骨传导耳机。

不过这东西靠谱么?

别又是啥智商税吧?

今儿咱就一起来探讨一番。

其实骨传导耳机

并不是最近才出现的产物,

早在19世纪初,

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

就利用它创作了《第九交响曲》。

不过这个“耳机”其实就是一根小木棒,

贝大神用牙咬住木棒的一端,

另一端顶在钢琴上,

通过这种方式获得声音的反馈。

可惜那时候没能申请个专利,

不然贝多芬这个名号前面

就要加个“发明家”了。

开个玩笑,

这个故事主要为我们揭示了

听声音的两种方式:

空气传导和骨传导。

空气传导是,

声波进入耳廓、经外耳道引起鼓膜震动、

再到听小骨、耳蜗、

由听神经传输给听觉中枢。

而骨传导则是声波直接引起颅骨振动、

再到耳蜗、由听神经传输给听觉中枢。

从贝大神咬小木棒的创作方式可以判断,

他估计有外耳道或中耳疾病,

导致声音的空气传导路径受阻

而听不到声音。

但骨传导路径是非常通畅的,

且内耳以及听觉中枢功能都完好,

所以才可以另辟蹊径继续创作。

真正的骨传导耳机,

出现在手机还有3.5mm耳机插孔的年代。

那时候蓝牙耳机还不普及,

大家戴着有线耳机别说跑步了,

就是正常走路,

都能听见

耳机线来回摆动时“嘣嘣嘣”的声音。

这就是所谓的“听诊器效应”,

非常影响听音效果。

骨传导耳机应运而生,

由于是利用颅骨振动传声,

给颅骨的震动能量远大于线材的摆动,

加上佩戴方式是后挂在耳朵上的,

能够最大程度避免“听诊器效应”。

另外,它不需要塞在耳朵里,

所以外界的声音听得很清晰,

非常适合户外运动时使用,安全嘛。

所以骨传导耳机

基本就是一款专用型耳机。

除了前面说的优点,

它还能避免

运动时耳道出汗带来的不适感,

不需要塞到耳朵里,

就不会对耳道和鼓膜造成伤害了嘛。

精致一些的骨传导耳机

还有防水防震功能,

游泳打拳的时候都能戴着,

这也是普通耳机所不能比拟的。

不过一个硬币永远有两面,

它的缺点也同样突出,

那就是音效太差。

毕竟骨传导是通过颅骨

把声音传给耳蜗的,

敏感程度比起薄薄的鼓膜可差远了。

贵一点的骨传导耳机,

是想尽办法补偿音质的失真。

可哪怕是上千元的骨传导耳机,

声音经过皮肤和颅骨的损耗,

传到听小骨,

最后到我们听到的音效

也就和几十块钱的普通耳机差不多。

而且因为没有堵塞耳道,

它也没办法降噪,

在人声嘈杂的地方,

想静静地欣赏个音乐那根本就不可能。

不过最近榕哥倒是发现了一个,

除了运动以外的,

骨传导耳机的新使用场景,

那就是二胎家庭上网课。

网课也算是语言类节目嘛,

对音效没啥要求,家里面环境也不嘈杂,

俩娃各学各的互不干扰,

而且还保护了孩子的耳道和鼓膜。

值得入手。

最后

对于内耳以及听觉中枢

都没问题的听觉障碍人士来说,

骨传导助听器也算是个不错的选择。

要是贝大神当年有这东西,

哪还需要咬小木棒呀,

可能《第十交响乐》、《第十一交响乐》

都创作出来了。

标签: 听觉中枢 好吃懒做 值得入手 根本就不 发现了一个

上一篇:
下一篇: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