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外太空的莫扎特》是一部科幻片,但是实际上讲的是父亲和儿子之间的故事:黄渤扮演的父亲希望儿子成为一名钢琴家,但是儿子却对天文学感兴趣。电影中,外星人莫扎特的突然到来让儿子找到了“救星”,一场因为练琴而产生的父子间的斗智斗勇就此展开。
在《外太空的莫扎特》中,爸爸希望儿子成为一名钢琴演奏家,所以逼着孩子练琴。在这部电影中客串自己的钢琴家郎朗,就有一位从小“逼”他学琴的父亲。家庭背景和父母对子女教育的支持在音乐教育社会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父母的早期和持续参与至关重要。通过与父母分享音乐经验,让琴童有了跟家长沟通的独特机会,在情感和社会关系上与父母更亲近。比如有不少琴童的家长会陪孩子一起学琴,这让父母和孩子有了共同的爱好和语言,也有了共同进步的空间。
音乐天赋的培养通常需要父母长期的高度支持,这不仅需要金钱的付出,更需要投入时间、精力和陪伴。除了支付乐器和课程的费用外,家长参与、支持的形式也很多,比如跟孩子一起欣赏、学习音乐,支持孩子的演出,跟其他家长和老师沟通等等。比如郎朗的父亲在郎朗三岁的时候就找到沈阳最好的钢琴老师教郎朗,甚至辞去工作陪着郎朗去北京学习,一刻不停督促他练琴,从国内到国外跟着郎朗一起参加各种比赛。
郎爸无疑是“狼”爸,郎朗回忆小时候练琴经历时,父亲总是特别严厉,父亲也说自从让郎朗开始练琴,就收起了一切的温情。但在对琴童家长的访谈中,大多数被调查学生认为父母的支持是影响他们学习乐器的最重要因素,而父母的鼓励对儿童音乐成功、发展音乐技能、保持对音乐热情至关重要。家长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启动、促进、约束和塑造孩子的兴趣发展,以及他们对器乐学习和其他音乐活动的参与。
虽然不是每一位孩子都能成为音乐家,但喜欢天文的孩子同样也可以从音乐中收益:很多著名的科学家也喜爱音乐,比如爱因斯坦就喜欢演奏小提琴。研究指出,学习乐器对孩子的学业发展和心智发展都有益处,也为学生提供了一系列可以转移转化的能力,音乐训练能够提升认知能力,比如从小接受音乐训练的人在语言能力上好于没学过乐器的人,工作记忆也显著增强。演奏乐器要用眼睛看、耳朵听、用手去操作,同时还要记住乐谱,并把技术运用在演奏中。音乐训练还需要儿童保持专注,还要能够分配注意力,也有助于提高儿童的注意力水平。需要合作的音乐活动,比如合唱、合奏乐器,还会通过高密度、高强度的相互协调,让参与者达到共同的目标,促进儿童的互相帮助、合作、配合等亲社会行为。
也并不是所有的家长都是郎爸,一定要求孩子成为演奏家。对231名6-18岁琴童家长的访谈发现,大多数家长最初可能会送孩子去接受音乐培训,不是单纯出于音乐天赋发展的本身,而是为了更普遍的教育价值。父母对孩子音乐训练的兴趣和参与程度也会影响孩子是否继续上音乐课和练习。随着孩子进入中学,学业任务加重,学业成绩的压力使不少家长要在文化课和音乐之间进行权衡。父母对乐器学习的要求可能会下降,他们希望学生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业之中。另一方面,孩子的自主性也越来越强,有些学生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愿望培养对音乐的独立兴趣,而无需家长的积极反馈。实际上,对于音乐的兴趣也是孩子会将音乐作为未来职业选择的重要因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强扭的瓜不甜。与其逼着孩子练琴、孩子都要找外星人来帮忙,孩子对于音乐的积极体验和兴趣是提高演奏乐器动机和坚持练习的基础。
作者: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王日出
新闻排行
图文播报
科普信息网 - 科普类网站
联系邮箱:85 572 98@qq.com 备案号: 粤ICP备18023326号-39
版权所有:科普信息网 www.kepu365.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