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365

科普365

从罗胖看到的”企业生存四大法则”

发布时间:2018-03-10 09:58:52 来源:猎云网 责任编辑:admin

猎云注:招揽优秀人才,是一个企业最为重要的事情。对于企业的认同感+内在驱动力,一定比各种管理体系要管用、有效得多。在此,作者也总结了罗振宇的“四大生存法则”,望参考。文章来源:创业海西

事实上,我早前对于“相声演员”罗振宇有些偏见的——正如网络非议的那般,每个人的知识储备量都是极其有限的,本质上讲的是每个人最多只能擅长2-3个领域,1个为主其余为辅,但他的“罗辑思维”却大扯天南海北,横跨各个领域。在我看来,哪怕是背后有个强大的团队,都是不足以支(che)撑(dan)的。因此,我对他的个人定义,就是个有文化的“相声演员”。

这个观感,直到有幸参与了他的《从“罗辑思维”到“得到”——我的创业报告》主题讲演之后,才有了彻底的改观。在我看来,这个直白的流淌着汗水和血水的创业报告,是极其真挚地以自身经历在讲述“企业当如何生存乃至转型”的法则。

法则一:”生存”高于一切

前些年,资本似乎给互联网创业打了一剂超强力鸡血。不说北上广深,身边也大有一把创业者,摩拳擦掌地提出各种奇思妙想,想通过一个能够改变世界的idea落地来融资,进而把项目做大。

不说这种畸形的初衷,最终令多少人成功了。但融资确在某一个较长的时期内,成为评判创业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所以,但凡一个能够拿到种子或天使轮的创业者,都能轻易在各种创业大讲堂去分享自己的“成功学”。

倘若以此来看罗胖,已然完成B轮融资估值高达13亿元的罗辑思维,绝对有资格站到国内的各种创业大讲堂去分享开课。但身经百战的媒体人罗振宇,在收到《创业家》杂志董事长牛文文的邀请时,却直发哆嗦了。他说:“这几年,对我来说,心态冲击最大的,是我自己的社会角色发生了一次翻转——我忽然发现自己是个创业者。”

罗振宇自嘲说:“自个儿的事情都没搞明白,出去指导人创毛业啊?”

这句话直接点出了他创业2年多来的精髓——创业者每天面临的都是各种不确定性,而且丝毫停不下来。更确切地说,创业是一个震荡的、不确定性强且持续变化的动态过程。每个创业者在项目的不同阶段,认知和收获也会有所不同。

这不,才有了罗振宇所谓的“给其他创业者留下的坑”。作为一个拥有庞大受众基础的IP,一个观点和发声当然会有大量的拥簇跟进,所以即便是“挖坑”也是极其合理的。罗振宇干脆说:“创业路上,甭管听谁忽悠你,责任自己负,因为,别人不会把他选择的所有维度的参数,都告诉你!”

吴晓波曾无数次在公开场合上,称“成功不可复制,失败难以避免”。每一个所谓的创业导师,在分享所谓的观点时,都是静态的,他不可能设身处地地将所有当时做出的选择参数都告诉你。或者说,即便他们说了,你也可能理解不了。

既然没有人能告诉我们的决策是否正确,那么留个创业者本身最大的问题,就是“生存”。只有活下来了,才有各种可能——或壮大、或受挫以及走得更远。

法则二:小步快跑,快速迭代

罗振宇称,自己给业界挖了三个坑,它们分别是“U盘化生存”、“社群”以及“内容电商”。“U盘化”生存,指的是他早期创业所提倡的16个字——自带信息、不装系统,随时插拔、自由协作;“社群”,指的是罗辑思维提出“社群是一种商业”,以此开始了会员的招募和收费甚至服务升级;“内容电商”,即拥有巨大的流量,想直接进行卖货来寻求变现。

所有的这些路径,实际上无不证实,作为一个意见领袖,制造概念是相对容易的。但从本质来看,这其实是他创办公司的“生死迭代”。罗振宇说:“尽管我们公司仅有2年多的历史,但到这儿来我算了一下,我们已经迭代了大概4-5代了。”

这意味着,罗振宇及其团队每隔半年都要将公司的业务革新迭代一次。这,正是腾讯的生存法宝——“小步快跑、快速迭代”,说白了也就是“风控”。罗振宇认为,创业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风险,就是“环境的风险、自我成长带来的风险,以及技术迭代带来的风险。”

笔者自身的经历是,技术迭代确实蕴藏着创业者往往无法想象和承受的风险。几乎是“活动行”和“互动吧”等应用工具前身的项目,当时执着于PC站的持续开发,却丝毫不关注移动端。等以微信为代表的APP来袭,才知道PC的时代已基本是末日黄花。

在做这样的分析判断之前,罗振宇其实给了创业者一个假定,即“企业做大”。结合他给业者埋下的“三个坑”来看,最佳的例子,应当是他将罗辑思维的粉丝全都沉淀到了“别人的平台”上——微信公众号。某种意义上,罗辑思维这个项目在“U盘化”、“社群”甚至“内容电商”上都可以有所建树,但它们一旦再度壮大,则命脉基本是捏在腾讯手里的。

这种风险,对于创业者而言,当然不能忍受。还有一点,BAT(特别是A与T)给电商和社交两个领域都设定和开好了天花板和“虎口”。所以,从“U盘化”辗转到“社群”,再到“内容电商”,基本是罗胖在寻求变现中的自我迭代。

在笔者看来,他依然是想打造自己的平台,野心当然不小。此时带着“平台思维”的罗振宇当然会认为,评价一家公司的好坏,其标准就在于“是否推动了社会分工”。阿里(电商)做到了,腾讯(公号)也是。

循着这个方向的罗振宇,也就意识到了,他的下一次迭代,就是要推动社会分工。什么分工?其实正是帮助那些具备专业能力、能够生产专业内容的人,提升其收入水平甚至以此为生。

这时候,他所谓的“放弃存量业务”才真正做到了。今年3月,罗振宇干脆将之前的所有业务暂停,转而专心运营“得到”这个内容付费平台。

法则三:专注去形成标签(提高分辨率)

罗振宇选择专注,是因为他意识到了一个问题——认知收窄,整个人类大脑认知的带宽有限,这可能是未来商业世界最为刚性的限制。实际上,这并不是什么伟大的发现,而是许多前人早已在理论中阐述和印证的事实。

从简单的逻辑来推敲,每个人的时间本来就有限,由于技术驱动了时间的进一步碎化,再加上信息量的指数级上涨,这势必将使得许多领域的冒头愈发困难。但实际上,能够在某个领域拔尖的依然是那些具备专业核心能力、愈发懂得用户需求和满足其需求的企业。

这,其实就涉及了定位。罗振宇的观点,则是“提高分辨率”。在他看来,许多常人眼里的“天众奇才”,其本质是“下足了像素级的功夫”。这体现在具体的创业层面,就是比别人更专注——在产品、在体验、在交互、在细节等等方面,做到“变态的分辨率”。这时候,你的标签也就基本形成了。

罗振宇自嘲说:“说句丢人的话,我一个小时左右的视频,我在棚里大概要干10-20个小时,最后录到要吐。你今天看我在这里口若悬河,但是你实际上把我今天讲的录下来,再跟我的日常节目对比,你会发现今天讲的一塌糊涂,因为水层多,逻辑颠倒、逻辑重复,加上一些小磕巴会经常出现,但是在节目里绝对不会有。”

在笔者看来,这其实就是“消费升级”,意思是并非企业制造出来的产品不行了,而是它们再也无法迎合和满足处于动态的消费者需求了。因此,创业者在动态变化中,应当死死咬住一个点,努力将其形成常态的标签,也就是所谓的“占据认知和心智”。这时候,你离阶段性成功也就不远了。

法则四:团队管理应注重“人均产值”

跨年演讲时,公司人数刚过了邓巴数字的罗振宇有些惶恐。原因是,一个人通常的交往范围是150人,当这个数字超过的时候,你就开始不太认识了。这意味着,内部的沟通成本也会随之变得更高。

很好理解,每一个人都自成一点的话,那人数越多、层级越多,其出现的交集组合也更可怕。这实际上,也是乔布斯所倡导的用人理念——“一名优秀的员工,可以顶50名平庸的员工,并不是说他可以干50人的活,而是他可以影响其他人”。

同样的,罗振宇也采用了类似的管理法则,他干脆采取完全扁平化的结构,以能效来进行PK。所以,当一名员工意识到跟不上大部队的时候,他肯定得离开了。尽管其企业内部没有打卡、没有工作时间、没有KPI、没有层级、没有部门……但实际上,他们是以隐形的另一重标准,在驱动公司成长,即“人均产值”。

在国外,类似这种变态级的人均产值项目并不少见,典型如37signals(运营超13年,35名员工,年收入预计超千万美金)、path(发布2.0版本时,仅有25人,但估值超2.5亿美金)、instgram(被Facebook收购时,员工仅有13人,但总价却高达7.15亿美元)等等。

可以如此定义,招揽优秀人才,是一个企业最为重要的事情。对于企业的认同感+内在驱动力,一定比各种管理体系要管用、有效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