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365

科普365

佛山企业硬件力撑海外没有人厂

发布时间:2018-04-16 11:24:03 来源:广州日报 责任编辑:婷婷

佛山企业硬件力撑海外无人厂

昨日,在本届广交会亮相的佛企。

文/图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杨博

第123届广交会昨日正式开幕。大型机械及装备、家电、建材等行业的佛企率先参加第一期展览。记者走访中发现,佛企正在参与到海外客户的“云端制造”中,海外无人工厂也有佛企的机械装备参与其中。与此同时,众多佛企在开拓海内外市场方面,擅长找平衡术。一方面,海外市场带动了佛企智能化产品的研发;另一方面,佛企相当多非常重视国内市场的消费升级,并以此为契机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案例:佛企瞄准智造前沿

近四年以来,康思达(即佛山市康思达液压机械有限公司)的售后服务人员减少了50%,但海外市场却已延伸到东南亚、南美和非洲。以该企业出口的油压机为例,借助远程诊断、调试的技术,康思达的技术人员不必频频飞到客户的生产现场,就能帮助他们调试软件,排除软件问题。“设备硬件问题,也可以远程检测出来。企业发送零件到海外客户手中,需要他们自己来更换。”谈到智能化产品的缘起,康思达国际市场经理朱柏成告诉记者,最早来自墨西哥和澳大利亚的客户提出了以“云端制造”技术为基础搭建无人工厂的需求。这促使康思达研发与之相匹配的智能化产品,来实现远程的操控和排错。“现在,这些产品已经有样机下线,正在推广。”

“事实上,国内市场对设备自动化的需求更强烈。仅在去年,康思达的国内市场就增长了30%。”朱柏成表示,国内市场对远程服务的需求会发展得比国外市场更快,设备的集成度越来越高。然而,在节约人工和原材料等因素的影响下,国内市场还需要五年左右的酝酿,才会迎来建设新产能、淘汰旧油压设备的机会。他进一步表示,企业从海外市场中敏感地捕捉到了智能化产品的发展方向,并开始借此先机,尝试打开国内市场。

焦点:智造出海也有“水土不服”?

记者走访发现,尽管智能化产品正在成为不同行业开辟海外市场的新宠,但佛企智造出海仍要面临“水土不服”的一些障碍,不可避免需要借力海外合作伙伴。以佛山市洁机皇洗涤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出口的工业洗衣机来说,该企业还不能直接为海外用户搭建起与产品之间的远程操控系统。对此,该企业外贸部经理冼玲表示:“因为不同国家的洗衣需求有差异,包括语言沟通的问题,所以目前还只能由当地的工程商来完成这一工作。”

再以广东志高空调有限公司推出的“云空调”为例,该款智能化产品已经问世了六年时间,已经能够做到随天气的变化调节空调的使用,能够通过红外感应避开人直吹冷风。然而直至第四代“云空调”推出,该产品还未真正占领以欧美为主的海外市场。按照该企业海外合作项目部部长李彪的分析,除了市场时机的问题以外,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云空调”需要有当地的云计算数据中心来支持“云端”数据的存储、分析和运算,而志高空调在筹划与云服务商展开海外业务的合作。

此外,佛山还存在着相当多的海外品牌代工厂。这些制造商并不与海外消费者直接接触,必须通过品牌商,才能掌握市场动向。以一家本地家电企业为例,该企业所生产的家电产品已能借助云技术,在消费者之间在线实现烹饪经验的分享。消费者打开APP,就可看到其他用户在平台上所分享的针对数以百计食材的个性化烹饪方案。然而,由于该企业是贴牌生产,而且绝大部分产品出口海外,所以在智能化产品研发设计方面,仍要靠海外品牌商才能完成应用程序的搭建。

建议:金融创新保驾智造出海

如何降低佛企智造出海的不确定性及风险?走访中,记者了解到,不少佛企期待加快金融创新,来帮助佛企度过创新中的阵痛。“企业开发的设备价值比较高。如果以借贷来支持研发,会影响到资金链的稳健。”朱柏成说,多年来,康思达与不少佛企相似,习惯运用自有资金来支持产品研发。如果把借贷的成本摊分到设备产品上,会反过来影响销售。他接着表示,金融创新必不可少,企业在开拓海外市场时已尝试通过第三方金融机构的参与,来分担市场风险。“企业购买保险产品,由金融机构帮助企业来向海外客户追讨债务、应对设备上马过程中的意外。”

进一步来讲,如何以金融创新来推动制造业的创新发展呢?对此,中国融资担保协会副会长吴列进表示,中小微企业融资属世界性难题。这需要政府、银行、担保机构三方联动形成“共同体”来风险共担,改变以往单一的一方承担中小企业融资风险的问题,并进一步形成协同效应和长效机制。这样才能降低中小微企业融资的门槛,扩大金融服务的范围。

观察:

市场潮向引导佛山智造

市场的潮向,引导着佛山智造的开拓。从广交会的一角,记者发现,尽管海外市场充满了机遇,但实际上,国内市场的消费升级也正在为佛山的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创造出巨大的前景。以康思达为例,国内市场业务在企业总业务中占比达八成以上,将会为该企业研发智能化产品积累大量的案例和经验。对此,国内市场占比九成的佛山市金银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也非常看好国内市场的发展。该企业负责海外市场业务的郑先生表示,大概用三到五年的时间,更加人机友好、更加环保、自动化水准更高的有机硅生产设备将会走向成熟。

对此,冼玲也表示,她所在企业大型洗涤设备的国内市场业务仅占20%至30%,如果在海外流行了二十年的共享洗衣模式能够被国内所接受,国内市场的增长必然会带动本土智能化产品的研发,毕竟企业更容易掌握本土的消费与洗衣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