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对于城市有车一族来说,开车出行最大的烦恼莫过于停车难。近日,太原人所熟悉的咪表停车位智能升级,只要下载相关的APP,就能实现在线付款、车位搜索等功能,这意味着智慧停车在太原市又迈进了一大步,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停车难,提高了停车效率。
然而,车位建设升级的速度远远跟不上机动车增长的速度,1万多个咪表车位相对于太原市当前145万辆的机动车保有量,仍是“力不从心”。停车难是国际难题,即使是发达国家的发达城市,也没有一劳永逸的办法。在汽车围城中,停车难有诸多原因,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痼疾,但归根结底无非主要是两点,一是车位缺口大,二是车位平均利用率不高。
车位缺口的问题不是朝夕之功就可以解决的,停车场不是建的越多越好,路边泊车位也不能无限扩张与人争路,它体现的是城市的顶层设计与平衡和谐。目前,大多数城市在停车位的建设上形成了以配套建设为主、独立建设为辅、临时设置为补充的格局。而建造立体停车场,“化平为立”成为许多城市的一项重要措施。据报道,一个立体停车设备比传统停车场容车率高出10倍,这对于医院、商业区等停车“重灾区”,无疑是一条突围之路。但立体车库投资大,收益见效慢,利用率不高,如何激发民间资本的投资热情,还需政策作先导。
如果说车位的建造作为城市建设规划的一部分,需要科学设计、久久为功,那么以大数据来引导停车、提高车位利用率,则成为跳起来就能够得着的智能生活。太原1万多个咪表车位实现了智慧停车,虽然刚刚运行尚不知效果如何,但从深圳、杭州等地类似的智慧停车可以预知,互联网技术的迭代升级的确为城市生活创造着一份又一份的便捷。作为太原市民,当然希望这样的智慧停车不仅仅是咪表停车,而是能有一个覆盖面更广的、功能更多的互联网平台,比如杭州的“贴心城管”手机APP,只要搜索想去的目的地,附近有哪些停车场,有哪些咪表车位,有多少空车位等全都一目了然。不仅如此,互联网技术为共享停车也提供了可能,比如,北京就鼓励单位或者个人开展停车泊位有偿、错时、共享。
智慧停车是智慧城市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智慧能带来美好,它不仅要有硬件和技术的支撑,还需要每一个人要有利他、共享、助益的理念。现代人在追求智能的路上一路狂奔,但同时,我们一样倡导抱朴守拙,为道路减负、为空气减负、为城市减负,是每个人应有的公益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