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服装店亏本转型卖酸辣粉 她日售千碗进账万元
上世纪七十年代出生的陕西泾阳女子马秋凤原本经营了十几年的服装生意,因为前些年经济不景气,再加上受到互联网电商经济冲击的影响,生意越来越难做,逐渐开始赔本。
2014年,马秋凤决心关掉服装店的生意,开始转型经营红遍城市大街小巷的酸辣粉,与别人家酸辣粉不同的是,马秋凤做的酸辣粉使用地地道道的关中红薯粉条、豆腐坊现出的老豆腐、清清白白的小青菜、葱末、花生仁等,就连辣子都使用的是用石磨磨出来的地道关中辣面。
一碗酸辣粉,逐渐让马秋凤摆脱了困境,因为做酸辣粉使用的食材品质都很好,许多食客吃了都竖大拇指。比起红遍国内的重庆酸辣粉,马秋凤的酸辣粉算得上是关中民俗酸辣粉,就连煮粉用的高汤都是用农家土鸡炖的,香味浓厚。
虽然马秋凤的酸辣粉开在咸阳礼泉袁家村,但是许多西安的市民都会慕名开车而来,只为吃上一碗地道关中粉条做的粉。
“这个粉条是小时候吃的粉条的味道,辣子也是关中辣子味道”不少食客在吃完粉之后,都会给出这样的评价。
据了解,马秋凤做的酸辣粉,生意好的时候一天要卖出上千碗,进账上万元。每天需要熬制三锅土鸡汤,供煮粉使用。
粉条在煮粉之前,需要浸泡几个小时。关中红薯粉条与重庆酸辣粉使用的米线相比,更加耐煮,味道也十分劲道。
虽然马秋凤的酸辣粉店每月进账颇丰,但是她表示,这都归功于大家共同的努力和食客们对他们制作的原汁原味的关中酸辣粉的认可。
随着国家大力推进最美乡村建设,如何满足都市游客走进乡村景区的美食体验,成为千千万万个以马秋凤为代表的民俗体验村美食经营者需要解决好的问题。“最好的食材,最好的制作工艺,才能带给食客们最好的美食体验”马秋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