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看起来很懂年轻人的Rio,也遭惨败?
细心的你也许会发现,今年Rio广告的声量似乎不像前两年一样庞大,有个非常明显的指标就是,电视剧里的人物喝醉的时候,手里不再是五颜六色的Rio磨砂瓶。
想当初,Rio是多么风光无限,作为市场表现最强劲的单品,一年的净利润增长就高达300%,营收一度超过16亿元。有周迅、杨洋、郭采洁等明星站台,有《奔跑吧兄弟》《天天向上》等综艺节目坐镇,有《杉杉来了》《何以笙箫默》《微微一笑很倾城》等热播剧留出空间让其植入,品牌狠狠地抓住年轻人的脉搏,“青春小酒”的定位精致时尚,看起来Rio的确是赢得了大量的年轻消费者。
但是今年RIO母公司百润股份发布2016年年报,预调鸡尾酒业务营业收入占比87.86%,营收同比下降了63.26%。如此大起大落,到底是什么原因让Rio由盛夏走向寒冬?
说Rio成也营销,败也营销,的确有一些道理。Rio过于重视广告宣传,把大量的精力放在如何吸引消费者眼球上,忽略了产品本身、消费者体验等重要因素。喝过Rio的童鞋们一定还记得那种添加了香精的碳酸饮料的口感,尝鲜之后就容易被束之高阁。遥想当年占据黄金时间的秦池,巨额广告投入并没有带来持续的业绩向好,反而会在短暂爆发式增长后陷入亏损窘境。
这种窘境,有了之前风头正劲的状态做比较,会显得更为窘迫。前两年的市场大环境给预调酒开辟出一个新机会,那时酒业深度调整、饮料行业销量下滑,产品滞销、存货跌价、电商冲击等各种问题不断困扰着相关品牌和经销商,Rio从细分市场切入,聪明地在风口飞了一把,却忘记产品投入、夯实品牌,今年便格外萧条。
预调鸡尾酒本身,介于酒和饮料之间。相对来说是一种缺乏壁垒的产品,再加上白酒主要靠渠道利润驱动,饮料则更加依赖消费者体验,预调鸡尾酒如今两不沾,处境着实尴尬。
酒类专家蔡学飞分析,目前正处于鸡尾酒的战国时代,市场相对比较混乱,作为新品类,需要一定时期的消费培育期,少则2-3年,多则10余年,急功近利很可能毁于一旦。在漫长的调整期过后,其前景还是不错的。打开餐饮渠道,预调鸡尾酒行业有可能获得增长。
所以,抱着打算凭借“新颖”捞一笔的心态,也许能让你如愿,可是红利期转瞬即逝,要泡沫还是要坚守,是快消新品都要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