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猪”迎4大挑战,温氏决定这样干,你要跟风吗?
罗旭芳:
广州温氏集团副总裁
中国畜牧业协会猪业分会会长
温氏养猪业发展思路
一、当前中国猪业面临的挑战及温氏的对策
1、环保问题
宏观环境(法律法规)
触犯环保法获刑;
建场成本或提升30%以上;
有利于提升全国生猪生产力水平;
法律法规政策是产业创新发展的原动力。
行业情况
养殖布局与资源承载能力的匹配度不够,据统计,自2012年以来,各地累计3000万小型养殖户被拆除。
《十三五生猪生产发展规划》基本原则
优化布局,绿色发展,根据资源禀赋各环境承载能力,调整优化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发展绿色清洁养殖,促进资源循环利用。推进生猪养殖屠宰废弃物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化道路。
结论:
产业格局发生变化,散户退出不可逆转。
温氏应对方案
致力研发环保技术,并将其打造成核心竞争优势。
2、土地问题
宏观环境
近年来城镇化与工业化快速推进,耕地面积逐年减少,我国的耕地红线是18亿亩。未来养殖用地的限制将更加严格,规模化养殖所需的大面积、连片土地的获得将更困难。
我国基本农田面积变化情况(亿亩)
从2000年的19.24亿亩,2011年已经减少至18.25亿亩。
行业情况
千万头生猪目标:目前,计有正邦科技、牧原股份、新希望六和、雏鹰农牧、天邦股份等公司制订了千万头生猪出栏计划目标。
千万头仔猪用地量:种场采用比较节约土地的高效工厂化建设模式(4万线),栏舍用地为225万平方米(3373亩),另需配备办公区、生活区、环保及道路绿化等用地若干。
千万头肉猪用地量:养殖栏舍用地为1200万平方米以上,另需配套用地若干。
规模化、集约化的现代农业大生产是农业未来发展趋势。
温氏应对办法
与精准扶贫紧密结合,争取地方政府支持;
采用现代高效工厂化建设模式,节约土地使用。
3、疾病与药残问题
现状
传染病、寄生虫病、内科病、外科病、产科病、营养代谢病及中毒性疾病;
传染病危害严重,往往大批发生,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严重影响养猪业发展,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防疫技术门槛高;
药残比禽类产品更难检测。
温氏应对办法
解决疾病问题: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防重于治;建立完善的疫病防控管理体系;
解决药残:源头质量把控、生产过程监督、上市质量检验检疫。
4、劳动力问题
宏观环境
近年来,我国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比例不断下降,且从业人员呈现老龄化现象;且年轻人就业机会增多,不愿意从事强度大、条件差的农牧业;
第二第三产业就业人员的比例不断上升,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例上升速度最快。
我国三大产业就业人员比例变化情况
温氏应对办法
温氏高效化猪场与家庭农场:节约土地,硬件配置水平大幅度提升(解决谁来养猪的问题)。
二、温氏今后发展规划
1、扩大规模
发展目标
逐步达到中国生猪5%和10%的目标。
发展思路
适应国家划分的“重点发展区、约束发展区、潜力增长区、适度发展区”布局,温氏建立自己的“南稳、中扩、东增加、西进、北拓”的布局;
2、加强育种
政策扶持
《全国生猪生产发展规划(2016-2020)》:重点工程与政策
良种工程项目
废弃物综合利用工程项目
良种补贴政策
调出大县奖励政策
标准化养殖项目
生猪育种补助政策
生猪养殖保险政策
监测预警体系建设
增加基础母猪
为适应未来发展,需增加基础母猪。
目前温氏各级母猪存栏情况
母系核心群3000头,母系扩繁群14700头,配套3500万头肉猪;
繁殖群8.9万头,配套2700万头肉猪;
商品群80.1万,可生产1680万头商品猪苗。
3、探索延长产业链
屠宰加工
国家政策鼓励一二三产业融合,不可与趋势作对;
养猪企业盈利较低的年份,往往是屠宰加工企业盈利较高的年份;
跟主业能形成互补优势,提升全产业链管理效率,提升企业防风险整体能力。
生鲜营销
产品较齐全
食品安全易控制
相对完善的信息化数据系统
温氏的管理效率高
温氏的品牌大
三、温氏股份发展愿景
中国生鲜食品第一品牌,世界一流农牧企业,实现千亿企业,打造百年温氏。
微信搜索“养殖宝平台”并关注,最新资讯每日推送,更新鲜、更一手、更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