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摩托车起家,打拼几十年让他成为首富!却无奈家族无人接班
左宗申幼年即随家人迁往重庆,文革期间曾下乡插队5年,1975年返城后在重庆做烧窖工。卖过武侠小说,做过服装生意,贩过水果。
1979年,左宗申和妻子袁德秀下海干个体。几年下来,两万元本钱折腾得只剩2000元。
不死心的左宗申拜大舅子为师,干上了个体修理工,专修发动机。1982年,夫妻俩用5000元钱在重庆巴南区王家坝开了一个摩托车修理店,最好的时候一天能赚几千元。
凭借着“灵气+钻研”,左宗申的修理部不断壮大,据左宗申回忆说:“那时整天花着脸,手从来没洗干净过。”
而“只要车子从他身边经过,一听发动机的声音,就立刻能知道这部车的发动机情况如何”。从此,“左师傅”的名声不胫而走。
1992年,左宗申用50万元创办了一家摩托车生产企业,开始生产组装摩托车。
随后摩托车市场井喷式爆发,左宗申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目前宗申集团已是世界上最大的摩托车制造商之一,其拥有的国内第一支国际摩托车队在今年的国际职业比赛中获奖。宗申集团也生产摩托、高速艇和汽车发动机。
2002年,左宗申以3.6亿美元的身份位列《福布斯》中国大陆100富豪排行榜第12位,名列重庆第一,人称“重庆首富”。
金融危机时他曾涉足多元化发展,可是危机后他马上调转“船头”,回归主业。如此用心良苦的背后,左宗申的梦想仍是打造他的制造业王国。
宗申集团如今已经成长为一家总资产和销售收入均已突破200亿的大型集团企业,并进入了中国500强企业名单。宗申集团旗下还拥有两家上市公司,其中宗申动力在国内A股上市,宗申派姆在加拿大上市。
2016《胡润百富榜》显示,左宗申身家85亿
虽然事业成功,但接班问题却困扰他很久。2007年女儿左颖从美国迈阿密大学毕业后,在左宗申的百般劝说下,她才选择回国,进入宗申集团。
然而,她却对财富多寡并不看重,内心也不愿意接父亲的班,她甚至曾半路“逃跑”过。
面对“逃跑”的接班人,年过60岁左宗申偶尔也会很伤感,曾说过,说不定哪天就把企业给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