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养老金亏空和缺口 你想知道的真相都在这里!
养老金账户缺口或亏空,早已不是新鲜话题。此前,坊间流传着多个版本:有“养老金个人账户缺口至少2万亿”的说法,也有日前清华大学发布“个人账户空账4.7万亿”的说法,现在又出现了 “8万亿~10万亿缺口”的说法,这一数据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瞬时吸晴无数。
传闻是否言过其实
针对近期舆论关注的养老金亏空问题,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当前我国养老保险基金运行总体平稳,2016年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3.51万亿元,同比增长19.5%,总支出3.19万亿元,同比增长23.4%,当期结余约3200亿元,累计结余3.86万亿元。
养老保险基金仍保持收大于支,基金累计结余持续增加,确保了全国职工养老保险待遇按时足额发放。
也就是说,养老金现在没有缺口,50年以后或许会有缺口,但也许在20年、30年以后这个问题就解决了,养老金缺口就不会那么严重了。再加上现在都实施二胎了,跟以前完全不一样,所以,未来养老金缺口不会如公布的8万亿~10万亿元那么严重。
各省份一样吗?
从全国范围看,养老金是结余的,不过,地区差异却十分明显。因为现在养老保险是省级统筹,各省份之间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行差异比较大,好的省份能够保障50个月的支付,特别困难的省份,当期收不抵支,累计结余也基本上用完。
广东、上海、北京、江苏、浙江、山东等一些经济发达的沿海城市,最近几年养老金结余比较多,都超过2000亿元。尤其是广东结余6158亿元居全国之首,因为这些省份的劳动力比较年轻;而西部、中部的很多省份,养老金却亏空严重。
由此看来,养老金结余的多少与地方的发达程度有很大的关系。例如2015年当期养老基金收不抵支的省份有6个,除山西、青海、河北外,东北三省全都在列。这些省份的累计结余可支付的月数都不足10个月显然,每过一年,收不抵支的省份数量就会增加,而且时间越往后,“入不敷出”的地区数量增加得就越多。怎么办?当然还是得依靠财政资金补贴。在往后的日子里,财政补贴的力度会越来越大。
为何养老金缺口逐渐增大
有两个基本因素不可忽略:一是提前退休;二是人口老龄化。先说提前退休。相比全国,东北提前退休的人数更多,这跟近年来东北经济的不景气密切相关。在北京基本上都是50岁左右退休,而东北很多人40多岁就提前退休了。所以说适当延长退休年龄,对养老金缺口也会有积极影响。
再看人口老龄化。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剧,未来养老金“收不抵支”问题将异常严峻。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养老金融发展报告(2016)》显示,以65岁以上老龄人口看,2015年为1.5亿人,占比为11.6%;预计2030年达到2.8亿人,占比为20.2%;2055年达到峰值4 亿人,占比27.2%,意味着到那时我国人口中有近三分之一是老年人。
如果不采取有力的措施,养老金的运行就会出现问题!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这是每个人最朴素的愿望和追求。
文/四夕
提示: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以上内容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据此入市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