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旅游业的顶级IP犹抱琵琶半遮面:816地下核军工洞的经营权易主!
《解放军报》曾称赞,816核军工洞是“深埋山间的绝世和氏璧”。
2017年6月16日,联合资信评估公司发布的《重庆市涪陵交通旅游建设投资集团跟踪评级报告》传递出一个重磅信息:重庆市涪陵交通旅游建设投资集团通过收购重庆泽惠健康产业公司,获得了816地下核军工洞的经营权。
重庆涪陵交通旅游建设投资集团2016年年报显示,重庆化医控股集团以2.5亿元的价格转让重庆泽惠健康产业公司100%股权给了重庆涪陵交通旅游建设投资集团。
工商资料显示,2017年1月22日,重庆泽惠健康产业公司的股东由“重庆建峰工业集团”变更为“重庆化医控股集团”,2017年3月24日,重庆泽惠健康产业公司的股东再次变更,由“重庆化医控股集团”变更为“重庆涪陵交通旅游建设投资集团”。
黄桷树财经注意到,2017年4月1日起,重庆涪陵交通旅游建设投资集团正式负责重庆泽惠健康产业公司的经营管理。
《重庆市涪陵交通旅游建设投资集团跟踪评级报告》显示,816地下核军工洞,因“三线建设进洞的原子能反应堆及化学后处理工程”、“中国第二个核原料工业基地(代号816)”而得名,是世界上已知的最大人工洞体工程。816地下核军工洞于1966年开始动工修建;1984年因国际形势变化而停建;2010年4月,816地下核军工洞首次作为旅游景区对外开放。2015年7月至2016年9月,该景区完成了第一期提档升级,并于2016年9月25日重新开放。
黄桷树财经注意到,央视、新华网等都曾聚焦816地下核军工洞,其中央视于2014年10月以《铭记—探秘816核工业洞体》为题报道称,816地下核军工洞位于涪陵区的大山深处,可以抵御100万吨氢弹空中爆炸的冲击,是中国三线建设时期的最高核机密。
816地下核军工洞有成为重庆旅游市场顶级IP的潜质。
《重庆市涪陵交通旅游建设投资集团跟踪评级报告》显示,816地下核军工洞的工程原计划总投资为7.46亿元,至1984年工程停建时,已完成85%的建筑工程、60%的安装工程。整个工程长约20余公里,主洞室共12层,高达79.6米,拱顶跨高31.2米,完全隐藏在山体内部。洞内共有大型洞室18个,道路、导洞、支洞、隧道及竖井130多条。
“7.4亿元,在那个时代什么概念?相当于现在的三峡大坝。这是个人工奇迹。”重庆建峰化工集团的何成福在接受《新京报》采访时估算,当时的7.4亿元折合现在的币值超千亿元,“当年普通干部月收入也就30多块。”
黄桷树财经注意到,原816厂工程师李家如曾经分析,816地下核军工洞停建的主因是建设周期太长,从1966年到1984年,用了整整18年,更重要的是,816地下核军工洞所采用的核技术已经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