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爆买的日本“Betta奶瓶”遭山寨?日本官网和天猫都回应了
相信很多父母对
Betta奶瓶
都不陌生吧?
作为日株式会社ズーム・ティーの旗下的
婴儿喂养用品品牌
Doctor Betta在日本和中国
都拥有较高的人气
日株式会社ズーム・ティーの旗下的奶瓶
↓↓
然而,就在最近
有消息曝出国内所出售的Betta奶瓶
可能是“山寨货”
贝塔婴儿用品(北京)有限公司运营的betta天猫旗舰店的奶瓶
↓↓
6月26日,日本婴儿用品品牌“Doctor Betta”的母公司Zoom.T在其官网发表声明称——
目前在中国所售卖的Betta奶瓶并非本公司生产
直指贝塔婴儿用品(北京)有限公司运营的betta天猫旗舰店并非官方授权的渠道。
天猫店销售betta奶瓶被指是山寨
6月26日,Doctor Betta公司公告称, “包装上标记的‘株式会社ベッタ(株式会社Betta)’以及‘株式会社ベッタ製造販売する商品(株式会社Betta产销商品)’的奶瓶与公司不存在任何关系”,并直接点名称是贝塔婴儿用品(北京)有限公司运营的betta天猫旗舰店。
在被点名的betta天猫旗舰店首页上,贝塔婴儿用品(北京)有限公司早已对此事进行说明——
其所销售的“Betta”奶瓶产品是该公司委托日本“株式会社ベッタ”(日语音译贝塔)在日本东京生产,并通过“株式会社田和”出口至中国,其他所谓“Doctor Betta”或类似商品的品牌均与本公司无关。
betta天猫旗舰店挂出的声明
该公司同时强调——
所有产品均正规报关进口,通过国家标准进行检测,手续完整,解释称会有人将其误认为是日本品牌的原因是有不法商家假借该公司名义进行误导性宣传。
betta天猫旗舰店挂出的声明
6月30日,记者在其天猫旗舰店询问客服相关问题时,客服回应跟声明一样。为了进一步了解事情情况,记者分别致电北京贝塔及北京依赛斯,但截至发稿,电话处于无人接听状态。
事实上,早在2015年,曾有网友曝出母婴电商蜜芽销售山寨Betta,随后蜜芽回应称平台产品均为日本进口正品,后来,工商部门介入对资料进行了核实,发现符合手续,事件到此结束,期间,“Doctor Betta”在官方网站上曾表态提醒消费者注意山寨产品。
6月30日,阿里巴巴平台治理部向记者表示,经确认天猫国际上并无Betta旗舰店,其次,在市场上的确存在日本品牌Doctor Betta和中国品牌Betta这两个极为相似的品牌。对于两个同样享有商标权的品牌之争,阿里希望通过“定军山”项目,依靠“大数据+大众评审”的方式对此事做出评判。
Betta商标在中国已被抢注
通过上述双方的声明这也意味着,北京贝塔所销售的奶瓶产品,与Zoom.T之间生产销售的产品并无直接联系。那它们双方商标情况到底是什么情况?既然不是正版的Betta,“Doctor Betta”为何不通过法律手段解决与北京贝塔的商标纠纷?
记者在中国商标网搜索到10类140多件与Betta相关的商标,但多数是没有通过,通过上海申浩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陶国南在白兔系统查询结果得知,注册号为15700142的英文商标BETTA已经在2016年1月14日被北京依赛斯国际商贸有限公司注册,注册类别第10类,核定使用的商品:早产婴儿保育箱、口罩、孕妇托腹带、奶瓶用奶嘴、奶瓶阀、婴儿用安抚奶嘴、出牙咬环、吸奶器、奶瓶、避孕套,同时,该公司在第10类1005奶瓶、奶嘴类似群组同时注册成功、和三件近似商标。南都记者查询知道该商标流程状态是,无效宣告等待受理通知发文,律师解读称,此阶段处于商标无效申请中,但商标还是有效商标。
而记者查询相关资料发现,北京依赛斯国际商贸有限公司与贝塔婴儿用品(北京)有限公司有共同的股东吴洲、黄金。此外,这两个公司均在申请注册与Betta相关的各种英文、中文形式商标,申请的范围包括食品、家居用品、医疗器械等各方面。
而在日本经济产业省特许厅(相当于中国工商总局商标局)的“日本商标数据库”中,南都记者以“Betta”为关键词搜索发现,9项显示数据中有7项商标为株式会社ズーム・ティー(即Zoom.T公司)所有,商标所涵盖的内容包括了“Betta”文字、图形LOGO以及现销售奶瓶造型。中国商标网上并未无Zoom.T公司成功注册到Betta相关商标。
国外知名品牌在国内频频遭抢注
除了上述贝塔奶瓶商标纠纷,记者发现,双飞人、newblance、荣华月饼等多个国内外品牌均出现被其他企业抢注情况,且代价惨重,有的赔偿上百万,有的甚至退出中国、丧失巨大的市场。
对于国外知名商标被抢注现象,专家认为,这可能涉及外企在国内销售的布局问题,外企不重视在中国的商标注册与保护,没有在进入中国市场之前先行布局商标专利的取得与保护,“知识产权保护不力,自然会受到市场的教训,付出相应的代价”。
此外,这也说明国人知识产权的意识今非昔比、明显增强,“特别是这些年中国旅游的热潮导致国人对国外品牌的认知度明显增强,对商标的重视程度明显增强”。同时,专家指出,这其中也有一些抢注他人商标的情况,不可否认是国内一些人希望通过抢注名牌谋取利益。
消费提醒:
广泛搜索相关产品品牌、专利及官方网站信息
遇到这种问题,消费者该如何处理?
专家提醒消费者,第一看生产商的标识标注,越具体越真实;第二看商标,是外国名牌往往有授权使用标注;第三看质量看包装;第四要发票,没有正规发票的就有山寨嫌疑;第五发生问题要依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维权。
选购产品前,仔细广泛搜索相关产品的品牌、专利及官方网站信息,全面了解欲选购的产品;购买的产品要有明确的生产商,销售商,销售平台要正规,信誉良好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