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王蓬博指出,因为刷手支付不仅仅局限在掌纹上,还应该也跟类似掌静脉之类的识别技术相关。在他看来,掌纹实际上是不好监测的,恰恰可和手势一起结合,做相关支付完成操作,如果这样,就能做到对个人隐私保护和便捷支付方面的平衡,而且有非接触、活体识别等方面的优点。
“刷手支付应该还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的,技术上的难点就是需要更大范围的大数据验证判断,并且和现有账户体系结合;安全性上应该没有大的问题,生物识别技术在支付安全等级上实际要比现有密码高。但需要关注的是,刷手支付如何解决个人隐私保护以及可能发生的数据泄露问题。”王蓬博说道。
据了解,在应用场景方面,代替刷脸支付,刷掌支付可以运用在线下的各个消费场景。王蓬博指出,实际上,刷手支付相关机具早已经推广普及,只要加上个人生物特征和相关账户的绑定即可,因此机具推广、机构改造能力、技术要求等都不是太大问题,最大的限制是个人隐私和数据保护问题,此外还涉及到用户使用习惯的改变等,都是挑战。
王蓬博预测道,“目前来看,线下仍是扫码等移动支付的主战场,但未来,因为生物识别技术的便捷性、多屏时代到来或者推广的加码,也可能带来用户使用习惯和黏性的改变,届时也将打破现有支付市场竞争格局。因此,这也是支付巨头为何早早就开始做市场布局的原因”。(记者 刘四红)
新闻排行
图文播报
科普信息网 - 科普类网站
联系邮箱:85 572 98@qq.com 备案号: 粤ICP备18023326号-39
版权所有:科普信息网 www.kepu365.cn copyright © 2018 - 2020
科普信息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