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网

城市热岛问题不可忽略 找出城市高温“病因”

发布时间:2021-12-16 14:50:41 来源:北京日报 责任编辑:caobo

2005年至2010年 地表温度变化趋势为南升北降

地表温度上升趋势开始放缓,上升区域主要集中在西南部地区,例如阳江市、江门市。而西北部的部分地区包括清远、肇庆等则出现明显的地表温度下降。

2010年至2015年 森林砍伐减少使变暖趋势放缓

整体上的地表温度变化开始由升高转为降低,西南部的大部分城市地表温度以下降为主,而西北部部分城市,例如清远市、广州市,地表温度则开始以上升趋势为主。在最近的十年里,森林砍伐减少了,这有助于减少气溶胶排放和减缓变暖趋势。

影响因子分析

城市森林覆盖率下降影响大

由于对空间的需求,佛山、广州和珠海等城市见证了森林面积向城市用地的巨大转变,反映在地表温度的影响上也存在明显差异。

在珠中江经济圈的中山市和珠海市,社会经济因子的贡献率均较高,而绿度因子的贡献率较低,这可能和城市森林覆盖率下降有关。剩余的森林碎片主要集中在沿海丘陵地区。

深莞惠经济圈中的东莞市和深圳市表现出较为一致的分布规律,湿度因子的贡献率较高,而社会经济因子较低。

对于广佛肇经济圈中的佛山市和广州市,各因子的贡献率较为一致。

4成渝城市群 “体温”变化特征

2000年至2005年 重庆市东南部出现较大程度升温趋势

地表温度变化主要呈“中心升两边降”。而成渝城市群的西部、东南部出现了较大程度的升温趋势,如重庆市东南部、雅安市西部地区。

2005年至2010年 北部一些城市呈现一定降温趋势

中南部城市地表温度出现增温趋势,尤其是泸州市、宜宾市等城市。而北部一些城市如德阳市、达州市则呈现一定降温趋势。

2010年至2015年 重庆西部降温幅度大

地表温度呈“南降北升”的分布特征。其中,以四川北部的绵阳、南充升温幅度最高,而四川南部的泸州和重庆西部降温幅度最大。

影响因子分析

都市圈社会经济因子贡献率高

绿度因子在内江市、泸州市和南充市的贡献率均较高,对地表温度的影响较大,而在德阳市、绵阳市以及重庆市影响较小。

在成都都市圈的成都市、德阳市和绵阳市,社会经济因子的贡献率均较高,绿度因子的贡献率较低。(北京日报记者 王子安 孟庆岩)

标签: 城市热岛 城市群 城市高温 城市热环境

上一篇:研究团队分析化石足印计算出捕食性恐龙奔跑速度每小时45公里
下一篇:江苏推动“双千兆”网络加速布局 开通5G基站总量11万个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