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信息网

《圆明园防渗之争》的科普担当

发布时间:2022-04-11 11:34:02 来源:科普时报 责任编辑:caobo

圆明园防渗事件是一次成功的舆论监督,《圆明园防渗之争》记述的是关于如何科学对待圆明园这一中华民族乃至人类自然文化遗产的故事。

在信息爆炸时代,作者赵永新将舆论监督报道背后的故事忠实呈现出来,让读者既能体验真实的“防渗之争”、感受记者的“铁肩道义”,也在作品中见到了一群坚守真理的学者,读到了文保和环保知识,读出了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

以圆明园命运唤起共鸣

作者从圆明园的命运入手,用易于唤起共鸣的事物作为发端,是值得借鉴的创作方法。2005年,“多灾多难的圆明园平地起风云”,这是当年“历史最长、波及面最广、博弈最激烈、影响最深远”的环保事件。该事件“发轫于环保,终结于环保,但又绝不是一个单纯的环保事件”“时隔十多年之后,当我们回望圆明园防渗这面镜子时,又能从中悟出怎样的启示”,这些话语无疑让读者对圆明园命运和事件原委产生好奇。作者从自己收到的一封电子邮件和调查采访中接触到的鲜活人物开始记述。

文保、环保知识与思考贯穿始终

对圆明园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价值的叙述,贯穿全书。从和大多数人一样的“残石断柱”初始印象,到对这座清朝“夏宫”多一些的了解,再到专家口中的圆明园遗址的自然功能与人文价值,直至对圆明园产生深沉感情,本书让圆明园完整走入了读者心中。而在这个过程中,讲述了大量文化保护和环境保护知识,这些知识的讲述人是领域专家,原汁原味介绍知识的同时也表达了态度和思考,从而,这种忠实的呈现也成就了一次次引人入胜的科普。

举例来说,作者全文引用了俞孔坚教授的《善待圆明园遗址》一文,这篇文章介绍了遗址公园、物种入侵、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道德伦理等概念,也提出了深入思考,特别是创造性提出了通过建设一个解说系统(解释环境的文化意义、生活意义、生态意义),“解说生物、解说群落、解说遗址”“再造一个生动虚拟而非物理的圆明园”。这番思考超越时空,恐怕对于今天所有遗址公园建设仍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生动呈现科学家群像

写人物必定是写故事的重头戏。书中对学者的描写是一大亮点。这些人物中,有些是提供线索并共同暗访的大学老师;有些是与作者多次会面的采访对象;还有些只是在听证会上的发言人;甚至还有的人物是文中引用名作的作者,本书都选取了颇具人物神韵的照片作为人物出场时的配图,记录他们的原话,客观描摹对他们的印象,人物因而显得立体而真实,也因真实而更生动起来。人物特点虽然各异,但学者们的身上都透出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他们“挺身而出、仗义执言”“彰显了中国知识分子的情怀与担当”,也体现出爱国、创新、求实、奉献的科学家精神。作者在书中多次提到的“柏木丁”,可以看作是对这些人物精神和自身内心追求的隐喻——默默支撑园林的“英雄”,恪尽职守,对历史负责。

用科学与理性讲故事

讲故事特别容易引人感触,本书讲故事的方法是忠实记述。这种记述是客观的,但不是简单铺陈,对情节的选择凸显出故事张力。故事中,作者一波三折的采访历程是明线,圆明园跌宕起伏的命运是暗线,明线的微细和暗线的宏大经常交织在一起,呈现出历史的长度、现实的宽度和细节的深度。步入其深处,能够见到让人眼前和心底都为之一亮的“胜境”——科学与理性:学者们对待是否拆除防渗膜的科学求真,记者客观报道正反两方意见的中正求实,古人设计圆明园的科学思想……

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的慎终如始,当初的舆论监督和今日的记述都会为保护文明遗迹、促进社会进步、提升公民科学文化素养留下亮色。(作者系北京卓众出版有限公司副编审)

标签: 舆论监督 文化遗产 科学思想

上一篇:
下一篇: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