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存1.4万40年变亿万富翁?这些理财谎言你听过吗?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这句话,激起了多少年轻人的理财梦。这句带有蛊惑性的话被众多个人或者媒体解读的面目全非,也让很多年轻人心潮澎湃,畅想这能够通过理财致富。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贷妹儿今天就扒一扒关于理财的4大经典谎言!
谎言一:定投让你成为百万富翁
股市熊市不在,P2P跑路众多,存银行的话利率又太低了,连支付宝的收益也不给力!这时候有人告诉你“定投20年,你也将是千万富翁”,是不是如获至宝,马上投钱!?
抱歉,贷妹儿真的要说一下,那些所谓的基金定投收益稳定且暴利,其实是一个大谎言!
有人做过测算,“如果将上证指数模拟成基金,从1991年开始定投,几轮牛熊下来,截止2015年末,正好也是25年。定投累计收益率为250.18%。年化收益率5.15%”。
就算按5.15%的年化收益计算,要想“定投20年后成为千万富翁”,那从现在开始,你每个月就要扣款1.53万元!而现在一线城市平均月工资最高的也不到1万元,更不要说是从1991年开始了投钱了!换个角度来讲:每个月能拿出1.53万来做定投的,其实已经是高薪了,说不定已是千万身家!让千万富豪定投20年成为千万富豪,这个谎说得真“圆”。
谎言二:理财可致富
“做好这几件事,躺着就能赚钱”“毕业3年,我靠这样理财攒够了100万”之类的文章,不仅让年轻人心潮澎湃,还默默的掏出了他们口袋里的钱!
实际上,所谓理财就是钱生钱的过程。快速的钱生钱需要大量的本金!而我们的年轻人恰恰缺少的就是本金。举个例子来说:就算理财的年化率能够达到10%,投入1万一年下来就就是1.1万,其实并不多。而如果你投入了1000万,一年下来的连本带利就是1100万!虽然年化率是一样的,但显而易见,只有大量的本金作为基础,才能理出更大的财富。
其实理财的真谛和目的是实现财富的保值和增值,是为未来的生活提供保障,理财并不能让人致富。作为年轻人,努力提升自己,增加本金,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谎言三:年存1.4万40年变亿万富翁
一些媒体经常引用“李嘉诚说,从现在开始,每年存1.4万,只要每年获得平均20%的收益率,40年后财富会增长为1亿零281万元”。复利确实是很诱人的。
贷妹儿今天就为你解读一下这碗毒鸡汤。每年20%的收益好像听起来是很容易的,可就算是股神巴菲特也只能做到年华收益20%,试问世界上有多少个巴菲特?再者,相信大家都看过这样一则新闻,1977年成都的汤婆婆在银行存了当时可以买下一套房子的400元,33年后的2015年汤婆婆从银行取钱时,本金和利息一共收到了835.82元。但2015年这些钱别说买套房子,连一个月的房租、半平米房钱都不够!
谎言四:月入3000,3年后在帝都买房
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标题,《月入3000,通过理财3年后我在帝都买房了》。3000元自己在北京连吃土都不够,人家怎么理财的?于是满怀着好气崇敬,准备拜读时,发现,不是父母给了钱,就是公司上市,获得了股权,资产轻松上千万。
是不是有一种被欺骗的感觉???
当然啦,贷妹儿说这些是理财谎言,并不是否定自我提升、自我奋斗的作用,事实上,不论是获得股权还是别的,只要是个人努力所得,都值得尊敬。而且努力工作,认真积累本金,同时坚持理财的习惯一定会给你带来好运哦